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6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周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據聞在上古時代,共工與顓頊為爭奪帝位,一怒之下,擊壞天柱,致此山缺壞不周,故稱為「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山海經.西山經》:「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崇嶽之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遍、全面。如:「周遍」、「周到」、「周身」、「眾所周知」。
完密。如:「周密」、「周全」、「周詳」。
環繞區域的外圍部分。如:「周遭」、「四周」。
救濟、援助。如:「周濟」、「周急」。
星期。通「週」。如:「一周有七天」。
滿一年。通「週」。如:「周歲」、「十周年校慶」。
環繞。通「週」。如:「周而復始」。
量詞。用於計算環繞次數的單位。如:「環島一周」、「繞場兩周」。
朝代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不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參見「不周山」條。《楚辭.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漢.王逸.注:「不周,山名,在崑崙西北轉行也。」
共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話傳說中炎帝的後裔。相傳與顓頊爭天子失敗,怒觸不周山而導致天柱折,地維絕。見漢.王充《論衡.談天》。又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也稱為「康回」。
天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天空是由不周山、崑崙山等八座高山支撐著,稱為「天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宋.文天祥〈正氣歌〉:「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不周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北風。傳說中西北有不周山,因山缺壞不周,風自此山出,故以山命名。《史記.卷二五.律書》:「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
觸山之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太古時代的諸侯共工氏,氣力強大,怒觸不周山,使天柱斷絕,地往東南傾斜。後以觸山之力形容強大的力氣。《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唐.李善.注:「淮南子曰:『昔共工之力,怒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