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瞑     
瀏覽人次:200 收藏人次:0
不睡。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內懷殷憂,則達旦不瞑。」
不瞑     
瀏覽人次:3082 收藏人次:119183
語出《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指人抱恨而死,心有未甘。《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君若捨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也作「死不閉目」。
不瞑     
瀏覽人次:145 收藏人次:0
眼睛不閉合。通常指死去的人因生前心中有所牽念,所以死後眼睛不閉。如:「這荒冢埋的是一條條屈死、不瞑目的冤魂。」
    
瀏覽人次:31818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4253 收藏人次:311435
睡,同「眠」。《文選.嵇康.養生論》:「內懷殷憂,則達旦不瞑。」
閉目。如:「死不瞑目」。《晉書.卷九四.楊軻傳》:「潁川荀鋪,好奇之士也,造而談經,軻瞑目不答。」
瞑目     
瀏覽人次:1353 收藏人次:149277
閉目。常喻死而無憾。[例]死不瞑
死不閉目     
瀏覽人次:180 收藏人次:0
人抱恨而亡,心有未甘。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懷痛窮天,死不閉目。」也作「死不瞑目」。
通夜     
瀏覽人次:169 收藏人次:0
整夜。《晉書.卷九五.藝術傳.佛圖澄傳》:「通夜不寢,思欲見澄。」《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