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21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依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遵循。如:「事情再擺不平,就得依循法律途徑解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遵守、依照。如:「依循」、「循規蹈矩」。《禮記.射義》:「卿大夫循法為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著、倚賴。如:「依靠」、「依附」、「相依為命」、「依山傍水」。
按照。如:「依次」、「依舊」、「依照」、「依樣畫葫蘆」。
順從、答應。如:「不依」、「百依百順」、「不管開出什麼條件,我全都依了!」
依依:A>留戀,不忍離去。如:「依依不捨」。B>柔弱的樣子。如:「楊柳依依」。C>思念。如:「望風懷想,能不依依?」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經驗,會形成成年後的人格特質,完成這些階段的發展,才能發展出成熟的人格。但不幸地個體有時無法正常依循每一階段前進,而滯留於某一階段。此外,個體面對創傷或極具壓力的情境(例如手足誕生),將可能退化至較早期的階段。因此佛洛依德非常重視兒時經驗,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式在五歲時就已形成了。另外,因為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也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著重在追求本能滿足的歷程。在各發展階段中,身體上最易引起快感的部位不同,而佛洛依德就利用這些部位的名稱,來說明個體人格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介詞:(1) 相當於「跟」、「和」,表示交與的對象。[例]與虎謀皮 (2) 相當於「跟」、 「隨」,表示依循的對象。[例]與日俱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根據、依循。如:「秉公處理」。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古不化」原或作「食生不化」。閰爾梅在為《破山和尚語錄》所寫的序言中提及:要以文字來傳達知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想言辭精要,又希望沒有缺漏;既想用字絕妙,又希望容易了解。一味地依循往例,就沒有創新;提出驚人的議論,則恐無根據;援用古人的見解,又怕沒有變通。所以特別為《語錄》寫序,以讚揚其典雅脫俗之文風。「食古不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戰國策》楚策:「左右俱曰無有,如出一口。」《東晉》盧慎贈劉琨詩:「惟同大觀,萬殊一轍。」南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一:「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詞義前後一致,有如依循同一車輪軌道而行般。 用法形容前後之事幾乎相同。 相似詞實無二致 / 一般無二 / 同出一轍 相反詞迥然不同 / 判然有別 / 天差地遠 例句這兩齣戲情節、架構如出一轍,後者難脫剽竊之嫌。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起門來,按照一定的規格在家裡造車。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語出《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雲寺和尚》。後用「閉門造車」比喻凡事只憑主觀辦事,不問是否切合實際。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程頤認為便是依其資質與能力而分,所以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