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態的才能概念     
瀏覽人次:110 收藏人次:0
  教育人類學很重視人的可塑性與學習能力兩種要素;前者是可教育性的基礎,後者是學習成就的基礎,兩者互有關係。因為人有可塑性,才能獲得學習成就,也因為人有學習能力才能從事學習。
  德國教育人類學家饒特(Heinrich Roth),主張學習必須被認為是「動態的才能概念」,才能建立學習的概念。因為學習過程是一種動態的過程,而人有可教育性,所以不斷形成自己;又因人有學習能力,所以不斷獲得知識與能力,提升自己,追求成就。
  把學習視為「動態的才能概念」,就是說:第一,學習是一種動態過程,才能把教育視為是一種有價值的活動;第二,學習在培養人的才能,使人成為有能力的人,包括各種能力...
    
瀏覽人次:41433 收藏人次:13312415
箭靶的中心。如:「眾矢之的」。
目標,心中想到的地方。如:「標的」、「目的」。
確實的。如:「他的確是個好人!」、「那本書的確是我的。」
表所屬的介詞。如:「我的書」、「他的妹妹」、「公園裡的花」。
形容詞語尾。如:「美麗的」、「可愛的」、「帥氣的」、「認真的」。
人稱代名詞。如:「開車的」、「走路的」、「賣花的」、「忙碌的」。
副詞詞尾。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飛」、「好好的讀書」。
語尾助詞。如:「這是難免的」、「這是不可以的」。
    
瀏覽人次:19980 收藏人次:4395602
大約。如:「大概」、「概論」、「概況」。
氣度。如:「氣概」。
一律。如:「一概」、「概不退換」。
    
瀏覽人次:17312 收藏人次:6630400
能力。如:「才幹」、「才能」、「才藝雙全」、「多才多藝」。
有能力的人。如:「人才」、「天才」。
譏稱某種人。如:「蠢才」、「奴才」。
方、始。如:「方才」、「他現在才發現他的錯誤。」
僅僅。如:「他才十歲大。」、「他才給我十塊錢。」
表示強調的語氣。如:「他別再喊累了,我才累呢!」
    
瀏覽人次:15629 收藏人次:3406717
惦記、懷想。如:「念舊」、「思念」、「想念」、「掛念」、「念念不忘」。
心思、想法。如:「邪念」、「雜念」、「善念」、「一念之間」。
吟誦、誦讀。通「唸」。如:「念經」、「念念有詞」。
就讀、研習。如:「念小學」、「念高中」、「念醫學」。
    
瀏覽人次:15384 收藏人次:3002746
才幹。如:「才能」、「能力」、「能耐」、「能幹」。
有才幹的人。如:「選賢與能」、「能者多勞」。
足以勝任。如:「能夠」、「不能」、「能歌善舞」。
可以。如:「可能」、「你能幫忙嗎?」
用途、功用。如:「功能」。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
    
瀏覽人次:11780 收藏人次:353679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概念     
瀏覽人次:7259 收藏人次:1011385
對事物的普遍而抽象的認識。通常都是指在同種類的多數事物中,將其共同性、普遍性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如白馬、白雪、白衣等事物的「白」。
    
瀏覽人次:6910 收藏人次:3791043
事物表現於外的形勢、模樣。如:「姿態」、「事態」、「液態」、「狀態」。
態度:A>舉止神情。如:「態度親切」、「態度從容」。B>看法、主張。如:「表明態度」、「態度強硬」。
才能     
瀏覽人次:3614 收藏人次:2945772
才智與能力。《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樂安、廉昭以才能拔擢,頗好言事。」《三國演義》第七回:「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也作「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