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1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勢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皇帝御用的寶劍。大臣若持有御賜的尚方寶劍則享有先斬後奏的特權。明.康海《中山郎》第一折:「他將軍八面威風大,馬前勢劍染霜花。」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取了一副勢劍金牌,假做個打差的官兒,賺出那門者。」也稱為「尚方寶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力。如:「權勢」、「有錢有勢」、「仗勢欺人」、「勢力範圍」、「勢均力敵」。
威力。如:「火勢」、「水勢」、「風勢」。
動作的狀態。如:「手勢」、「姿勢」。
形貌。如:「山勢」、「地勢」。
情形、狀況。如:「時勢」、「局勢」、「情勢」、「勢所必然」。
機會。如:「乘勢追擊」。
雄性生殖器。如:「去勢」、「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兩邊有刃,中間有脊,下有握柄的兵器。如:「劍術」、「寶劍」、「利劍」。
量詞。用於計算揮劍次數的單位。如:「他向敵人連刺了四劍。」
貪贓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據《元曲選》引)老夫范仲淹1>,自從劉衙內保舉2>他兩個孩兒去陳州開倉糶米3>,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奉聖人的命,著老夫再差一員正直的去陳州,結斷此一樁公事,就敕賜勢劍金牌,先斬後聞。 〔注解〕 (1) 范仲淹: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2) 保舉:古時由大臣奏請提升有特別技能、學識或功績的人才,供朝...
奉公守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公事為重,謹守法紀,不徇私舞弊。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折:「因為老夫廉能清正,奉公守法,聖人敕賜勢劍金牌,著老夫先斬後奏。」也作「奉公執法」。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江亭》寫譚 記兒為了解救丈夫,隻身奔赴險地。誰也想不到,她竟扮作漁婦,和楊衙內吃酒調笑,乘機賺取了勢劍金牌。按說,楊衙內兇殘狡詐,心存戒備,不可能輕易讓勢劍金牌落入他人之手。但他生性好色,看到譚記兒俊俏的模樣,逐漸忘乎所以,被灌了幾杯迷湯,便糊裏糊塗中計,這完全合乎情理。在望江亭上,譚記兒與楊衙內的較量,沒有刀光劍影,而於眼去眉來、應對戲耍之間處處暗伏機彀,外松而內緊;觀眾在看場上熱鬧的同時,又為女主人公捏一把汗,猶如身曆其境一般。 本色當行的...
金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朝驛傳中有金字牌急腳遞,以木牌朱漆金字,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有軍前機速處分,則自御前發下,稱為「金牌」。見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一.官政一》。後金牌指皇帝發給官員以示其職權,或使其可便利行事的信物。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身居臺省,職掌刑名,勢劍金牌,威權萬里。」
尚方寶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指皇帝御用的寶劍。戲曲或小說中常可見持有御賜尚方寶劍的大臣,有先斬後奏的特權。也稱為「勢劍」。
貪贓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貪贓枉法」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據《元曲選》引)老夫范仲淹1>,自從劉衙內保舉2>他兩個孩兒去陳州開倉糶米3>,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奉聖人的命,著老夫再差一員正直的去陳州,結斷此一樁公事,就敕賜勢劍金牌,先斬後聞。 〔注解〕 (1) 范仲淹: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2) 保舉:古時由大臣...
壞法婪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貪贓枉法」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據《元曲選》引)老夫范仲淹1>,自從劉衙內保舉2>他兩個孩兒去陳州開倉糶米3>,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奉聖人的命,著老夫再差一員正直的去陳州,結斷此一樁公事,就敕賜勢劍金牌,先斬後聞。 〔注解〕 (1) 范仲淹: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2) 保舉:古時由大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