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91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綰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唐代高髻髮式。編法是梳髮於後,集為一股,有的編成髮辮,由下反綰於頭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漢書.卷四○.周勃傳》:「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2.盤結。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七:「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紅樓夢》第三回:「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挂珠釵。」
3.貫穿。《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北鄰烏桓、夫餘,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北有小山綰塢口,廬舍懸其上,是曰豐塘,東西南皆迴峰環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結於頭頂或腦後的頭髮。如:「髮髻」、「雲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