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咿咿啞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物體摩擦滾動的聲音。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咿咿啞啞喬搗碓,玎玎璫璫盆兒鬼。」《水滸傳》第三七回:「把船望上水咿咿啞啞搖將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帶不能發聲而失去語言的功能。如:「啞巴」、「聾啞」。
發音低沉而不圓潤。如:「沙啞」、「喉嚨喊啞了。」
不說話,沒有聲音的。如:「啞鈴」、「啞劇」。
啞然:A>形容寂靜。如:「啞然無聲」。B>形容笑聲。如:「啞然失笑」。
形容烏鴉之類的叫聲。如:「啞啞」。
形容小兒學說話的聲音。如:「嘔啞」。
啞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小兒學語聲。唐.于鵠〈古詞〉三首之二:「新長青絲髮,啞啞言語黠。」《聊齋志異.卷二.口技》:「小兒啞啞,貓貓唔唔。」(2)形容鳥鳴聲。《淮南子.原道》:「故夫烏之啞啞,鵲之唶唶,豈嘗為寒暑燥溼,變其聲哉。」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3)形容車聲。宋.陸游〈滄灘〉詩:「嘔嘔啞啞車轉急,舟人已在沙際立。」
擬聲詞。形容笑聲。《易經.震卦.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清.張爾岐《蒿庵集》卷一:「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啞啞以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所發出無意義的聲音。參見「咿咿」、「咿喔」、「咿啞」等條。
參見「喔咿嚅唲」條。
咿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小兒學語或低語聲。宋.蘇軾〈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前韻〉詩:「大兒踉蹡越門限,小兒咿啞語繡帳。」(2)形容含糊不清的低吟聲。《隋唐演義》第八九回:「那時楊妃從睡夢中驚悸而寤,口裡猶作咿啞之聲。」(3)形容物體滾動或搖動的聲音。唐.韓偓〈南浦〉詩:「應是石城艇子來,兩槳咿啞過花塢。」
咿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蟲鳴聲。唐.劉禹錫〈秋聲賦〉:「草蒼蒼兮人寂寂,樹槭槭兮蟲咿咿。」(2)形容豬叫聲。宋.晁補之〈荳葉黃〉詩:「豕母從豚兒,豕啼豚咿咿。」(3)形容雞鳴聲。元.高明《琵琶記.伯喈辭官辭婚不准》:「三唱天雞,咿咿喔喔。」(4)形容淒惻的聲音。唐.韓愈〈貓相乳〉:「母且死,其鳴咿咿。」
2.形容淒涼的景象。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明月灣〉:「清光悄不動,萬象寒咿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