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幽暗     
瀏覽人次:3275 收藏人次:455210
昏暗不明。如:「幽暗的山谷」。《後漢書.卷六九.竇武傳》:「臣聞明主不諱譏刺之言,以探幽暗之實。」
    
瀏覽人次:21289 收藏人次:5007377
5.昏暗不明的。如:「幽暗」。《商君書.禁使》:「今夫幽夜,山陵之大,而離婁不見。」《西遊記》第六七回:「黑雲漠漠遮星漢,燈火無光遍地幽。」
    
瀏覽人次:9128 收藏人次:1848100
1.不明亮的、光線不充足的。與「明」相對。[例]暗房、幽暗、陰暗  ◎
    
瀏覽人次:52262 收藏人次:1845823
1.幽暗、深遠。《說文解字.日部》:「杳,冥也。」《楚辭.屈原.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其坳兩旁石峰東西湧起,而坳中則下陷成井,灌木叢翳其間,杳不可窺。」
發人深省     
瀏覽人次:16619 收藏人次:575991
〈遊龍門奉先寺〉詩是杜甫遊覽龍門奉先寺時所寫的。詩中寫到夜晚住在寺院中,幽暗的山谷響起陣陣風聲,月下林木閃爍著斑斑清影。龍門山勢高聳,有如天闕一般,滿天星辰近逼在眼前。寺院高居山巔,睡在雲霧中,寒氣透衣。正要睡醒時,忽然聽見寺院的晨鐘響起,頓時引發人深刻的省悟。後來「發人深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啟發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在清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這句成語的應用,如《虞初新志》:「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鐘,發人深省。」這是清代張潮評論〈金忠潔公傳〉一文之語。〈金忠潔公傳〉記述了明人金鉉這位忠貞之士的事蹟,而張潮認為明朝末年,為國而死的人士較之前的朝代來得多...
隱晦     
瀏覽人次:14331 收藏人次:1234612
幽暗、不明顯。唐.錢起〈巨魚縱大壑〉詩:「傾危嗟幕燕,隱晦誚泥龜。」
弱不禁風     
瀏覽人次:12589 收藏人次:1015530
※唐.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詩(據《全唐詩.卷二三一.杜甫》引)春雨闇闇1>塞峽中,早晚來自楚2>王宮。亂波分披已打岸,弱雲狼藉3>不禁4>風。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谷口子真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 〔注解〕
(1) 闇闇:幽暗不明。闇,音ㄢˋ。
(2)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3) 狼藉:散亂的樣子。
(4) 禁:音ㄐ|ㄣ,承受。
    
瀏覽人次:11318 收藏人次:461787
1.幽暗。如:「幽冥」。《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夷伯,世大夫,正晝雷,其廟獨冥。」
曖昧     
瀏覽人次:8713 收藏人次:926362
1.含混不清、幽暗不明。《晉書.卷三四.杜預傳》:「臣心實了,不敢以曖昧之見,自取後累。」
    
瀏覽人次:7866 收藏人次:249894
1.幽暗、昏暗。宋.張先〈木蘭花.龍頭舴艋吳兒競〉詞:「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