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僧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79~?)吳人,南朝梁畫家。善山水佛像。所畫佛像,自成樣式,有「張家樣」之稱。所繪山水,在素縑上,以青綠重色先圖峰巒泉石,而後染出丘壑巉巖,不以筆墨先鉤,謂之沒骨皴;後人將其畫法與吳道子並稱為「疏體」。武帝時,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張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開、展開。如:「張弓」、「張開」、「張口」。
擴大、誇大。如:「張揚」、「誇張」、「擴張」、「虛張聲勢」、「明目張膽」。
慌忙不知所措的樣子。如:「慌張」、「張皇失措」。
看、望。如:「東張西望」。
想法、主意。如:「主張」。
開張:商店開始營業。如:「開張大吉」。
量詞:A>用於計算某些可開張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嘴」、「兩張弓」。B>用於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人。如:「僧侶」、「僧人」、「貧僧」、「老僧入定」、「僧多粥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由」。
勞役。通「徭」。《漢書.卷五.景帝紀》:「減太官,省繇賦。」
古代占卜的文辭。《左傳.閔公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選.潘岳.西征賦》:「既定鼎于郟鄏,遂鑽龜而啟繇。」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壁上畫龍,並為其中二龍點上眼睛,龍便破壁乘雲飛去的故事。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後用以比喻繪畫、作文時在最重要之處加上一筆,使全體更加生動傳神。明.張鼐〈讀卓吾老子書述〉:「夫一古人之書耳,有根本者下筆鑑定,則為畫龍點睛;無根本者妄意標指,則為刻舟記劍。」亦比喻做事能把握要點。《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日安太太吩咐他給岳父母順齋,原不過說了句『好好兒的弄點吃的』,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張僧繇》:「千變萬化,詭狀殊形,經諸目,運諸掌,得之心,應之手。」
點龍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傳神。但是都沒有點上眼睛,因為聽說點了眼睛就會真地飛走了。在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也提到張僧繇曾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其中兩條一經點晴後,雷電大作,龍具有了生命,破壁飛上天去。後來「畫龍點晴」一語,就用來比喻繪畫、作文時在最重要之處加上一筆,使得全體更加生動傳神;後亦用來比喻做事能把握要點,讓整件事更加圓滿。
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點畫眼睛。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吳人也,……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破壁飛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張僧繇畫龍點睛,而後龍震破屋壁,脫身飛去的故事。典出《宣和畫譜.卷一.道釋》。後比喻人由平凡而驟然顯貴。如:「以前他只是個泛泛小輩,如今破壁飛去,了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