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7.3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影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畫像。《紅樓夢》第五四回:「十七日一早,又過寧府行禮,伺候掩了宗祠,收過影像,方回來。」《文明小史》第五六回:「湖上有高樓一座,名曰勝棋樓,樓上供著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影像。」
2.影子、身影。宋.葉適〈黃子耕墓志銘〉:「余觀子耕了外物成壞,猶影像空寂。」
3.形象。如:「他那溫和的舉止,留給人很好的影像。」
4.印象。《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當初奶奶存日,曾跟到姑娘家去,有些影像在肚裡。」
光學影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學影像廣義的解釋乃泛指一切經由電子或光學媒體所製作或產生的影像。一般影像的來源可以為相機及攝影機拍攝產品(如幻燈片、錄影帶影像)或經由電腦繪圖所設計2-D或3-D的靜止畫面或動態的畫面:而影像的來源也可以是將各種不同來源的影像或實物經由特殊攝影設備的拍攝與處理,以供輸入電腦或光碟片中讓使用者將這些影像再進行編輯處理或直接播放(例如相片光碟-Photo CD)。
  傳統光學影像多半以類比型態儲存(例如電視影像)。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式的電視影像或幻燈影像可轉化為數位的方式儲存,並讓使用者能在電腦或電視螢光幕上欣賞高解晰度的影像。使用者可依所需而將影像轉換成可以利用的型態。一般光...
靜態影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在影像處理時,不因處理而改變的影像,亦稱之為背景影像(background image)。參【動態影像】(dynamic image)。
影像表徵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像表徵期是布魯納(J.S. Bruner)認知發展論中發展的第二個時期。此期兒童已能以感官對外界事物獲得的影像經驗,來認識其周遭的世界,以習得知識。  布魯納認為在三至五歲左右的兒童,對於外來的感覺材料,已經能以某些特有的策略來處理。例如以視覺、聽覺、影像或空間基模來將原來的物件以簡約的形式貯存在記憶中。這種認知方式是間接的。一幅結繩的圖片或者一部描述結繩的電影,都能讓兒童認識某種結繩的方式,不必依賴直接的方式去學習。因為圖畫或影像本身都具有某種特質,兒童可以用來作為操作該事物的媒介。
影像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軟體編輯處理影像資訊,為文件編輯,為多媒體製作,或為影像的特效處理等。
影像平滑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像處理中,使圖形平滑的技術,以減少影像傳輸中因品質較差的抽樣系統引起的鋸齒效應。常用的影像平滑法有領域平均法、低通濾波法及多影像平均法等。
影像預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像處理分析前,將影像中雜訊或畸形部分過濾刪除,或增強需求部分等的預先處理工作。
影像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滿足影像的特定要求(如使影像顯得更美觀、易於判讀、突出某些部位等)而加強影像的某些特點。
影像增強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影像增強的技術,通常有灰階增強及邊緣增強兩種。參【影像增強】(image enhancement)。
影像分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像處理技術之一種。將影像中之像素,依其各別之光譜特性予以分類,以產生主題圖或提供其他項目分析。一般可分為監督式分類及非監督式分類兩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