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鰭錐齒鯊或戟齒砂鮫     
瀏覽人次:146 收藏人次:0
Eugomphodus taurus (Rafinesque, 1810)大型鯊類之一。吻稍縱扁而吻端近似圓錐狀;不具眼臉;口裂長,口角往後延伸達眼之後方;齒大型而呈尖窄狀且具小齒尖;上頜前方齒與側面齒中間以一小齒隔開。臀鰭與第二背鰭約略同大;第一背鰭位置較接近腹鰭而離胸鰭較遠;尾鰭上葉前具凹窪,尾柄無側隆脊;尾鰭上下葉不對稱。體色淡棕,體表通常散佈暗紅色或淡棕色斑。出現於南北緯50度間之北美洲東岸、南美洲東南岸、非洲西北岸、北岸、東南岸、紅海、亞洲東岸及澳洲沿近海域。臺灣東北部及東部沿海偶而可以漁獲。溫帶至熱帶沿岸水域經常出現的種類,棲息水深0~191公尺,較常出現在接近底層水域。其可以於水面吞下空氣後將空氣保存在胃中,使其比重減低,而利於游動,正如硬骨魚類的泳鰾一般。有時單獨行動,有時成群結隊出游,有季節性洄游的行為。食卵型的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2尾(左右子宮各一)以各種硬骨魚類、軟骨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胎仔產出體長約1公尺,妊娠期8~9個月。可由延繩釣釣獲,供食用。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鼠鯊目或鼠鮫目(Order 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砂錐齒鯊科或砂鮫科(Family Odontaspididae),Sand Tiger Sharks
    
瀏覽人次:30066 收藏人次:1467272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瀏覽人次:25007 收藏人次:2959937
表示不確定,有所選擇。如:「或者」、「或許」。
代稱某人、有人。如:「或曰」、「或貴或賤」。
有的,虛指某事物。如:「或多或少,總有些出入。」
    
瀏覽人次:12965 收藏人次:4579817
動物嘴裡用來咀嚼的器官。如:「牙齒」。
形狀像齒的器物。如:「鋸齒」、「齒輪」。
年齡。如:「馬齒徒長」、「齒德俱尊」。
當做同類、與之並列。如:「不齒」。
    
瀏覽人次:12915 收藏人次:14823794
在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在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後」、「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子孫。如:「後嗣」、「後代」、「名人之後」。
    
瀏覽人次:10969 收藏人次:3680808
細碎的石粒。如:「砂土」、「砂礫」、「飛砂走石」。
細碎而呈顆粒狀的東西。如:「金砂」、「礦砂」、「鐵砂」、「砂糖」。
    
瀏覽人次:6063 收藏人次:0
用來鑽孔的尖銳器具,或稱為「錐子」。如:「鋼錐」、「利錐」。
尖銳似錐形的物體。如:「冰錐」、「圓錐體」。
    
瀏覽人次:5428 收藏人次:0
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的片狀游泳器官。形如翅、槳,由刺狀的硬骨和軟骨間的薄膜構成。有調節速度、變換游泳方向及保護身體的作用。如:「魚鰭」、「胸鰭」、「尾鰭」、「腹鰭」。
    
瀏覽人次:3835 收藏人次:0
軟骨魚綱鮫目魚類的通稱。長達一二丈,產於熱帶海洋中,肉食性。卵胎生。游速極快。其鰭為普通供食用的魚翅。俗稱為「鯊魚」。
    
瀏覽人次:1970 收藏人次:1428767
軟骨魚綱鯊目魚類的統稱。約有二百至二百五十種。肉食性,性情凶猛。肉可食用,肝可製成魚肝油,鰭可做成魚翅,皮可製革,用途廣泛。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