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理衛生     
瀏覽人次:504 收藏人次:0
研究並維護心理健康的學科。其目的在協助個人了解自我,認識他人,以達成人際和諧與發展。
教師心理衛生     
瀏覽人次:223 收藏人次:0
  心理衛生運動是二十世紀初由畢爾斯(C. Beers, 1876~1943)倡導,於一九○八年出版[尋回心靈](A Mind That Found Itself)一書後,逐漸推展至全世界,引起大眾共同關懷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心理狀況,應用適當的方法,消極的可預防心理疾病,如解除壓力或困擾,增強適應力;積極的則是培養健全人格,使具備心理健康的特質,如情緒穩定、心理平衡、人際關係和諧、現實與理想符合、個人潛能得以發揮等。教師之心理衛生發展較遲,因為傳統社會中教師係屬各行業裡受信賴和尊崇的一類,尤其在東方世界,如我國和日本,一直相信教師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自在其中。由於社會快速變遷,教育迅速擴...
    
瀏覽人次:19302 收藏人次:6872617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瀏覽人次:18535 收藏人次:2319523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16106 收藏人次:20912207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瀏覽人次:11255 收藏人次:4072315
保護、防守。如:「保衛」、「防衛」、「自衛」。
擔任防衛工作的人。如:「侍衛」、「護衛」、「他是這間工廠的守衛。」
衛生:A>乾淨、清潔。如:「這家店的東西非常衛生。」B>泛指與保護生命安全有關的醫療或環保等事物。如:「衛生所」。
衛星:環繞行星運轉的星球。如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衛生     
瀏覽人次:1966 收藏人次:2283988
1.泛指個人養生之道,及社會大眾追求健康的行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愚兄聽見現在那些維新人常說起要衛生。」
2.清潔。如:「飯菜都很衛生」。
心理     
瀏覽人次:1085 收藏人次:0
1.個體心智活動的總稱。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內心活動。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論中的重點。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此區區心理合一之體,知行並進之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