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惚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迷糊糊。《紅樓夢》第四七回:「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恍惚:精神不集中、意識不清的樣子。如:「他昨晚熬夜讀書,所以今天的精神有點恍惚。」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醉生夢死」是用來形容人的生活目的不夠明確,恍恍惚惚,好像是喝醉或在睡夢中。宋代大儒程頤在〈明道先生行狀〉一文中,譴責當今學者說:「雖才高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而這一切,乃源自於「道之不明」。正道無法彰明,則「邪誕妖異之說」橫行,迷惑人心,掩蔽良能,即使是聰明之士,亦因受異端邪說的蒙蔽,以致於心智無法清明。「醉生夢死」就用來比喻人糊裡糊塗地活著。另一位宋代大儒朱熹亦曾說過:「『百姓日用而不知』,便是不知所謂發生,亦不知所謂收斂,醉生夢死而已。」(見《朱子語類.卷一一六.朱子.訓門人四》)朱子認為一般人這樣一日過一日,懵懵懂懂,對一切事物的發生都不知其所以然,此即所謂「醉生夢死」...
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仔細詢問。《聊齋志異.卷八.褚生》:「既起,見褚生在旁,惚惚若夢,屏人而研究之。」
悠悠蕩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飄浮不定的樣子。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一折:「鬧吵吵三軍內,但聽的馬頻嘶,早諕的悠悠蕩蕩魄散魂飛!」《紅樓夢》第五回:「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蕩蕩隨了秦氏。」
爽然若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5 相似詞6 相反詞7 5.例句 1.出處 出自漢朝 司馬遷史記裡的屈原賈生列傳:「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翻譯:「讀了賈誼的鵩鳥賦,發現他把生死看成一樣,不在乎離開或留在朝廷;讀了之後,我不禁恍恍惚惚,好像失去了些什麼。」 2.語譯 爽然,是失意的樣子形容一個人恍惚惆悵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悵然若失、恍然若失 相反詞 春風得意 5.例句聽到以前的女朋友結婚了,而且過的幸福美滿,不覺爽然若失。
交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性交。《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此後恍恍惚惚,合眼就夢見吳氏來與他交感。」《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遂欣然留與同宿,交感之際,一如人道。」也作「交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