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5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把不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掌握。如:「做事如把不住性子,是不能成功的。」《元曲選.梧桐葉.第四折》:「忽聞聽遠院琴三弄,離鸞別鳳恨匆匆,淚雙垂把不住鄉心動。」
把不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如:「對於這件事的看法,不只是大家的意見反反覆覆,連我自己都有點兒拿把不住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握、握持。如:「把酒」、「把握」、「把手言歡」。
掌控。如:「把舵」、「把權」。
看守、守衛。如:「把風」、「把守」。
介詞。將、使。如:「把他叫來。」、「把東西收起來。」
抱著小孩大、小便。如:「把屎」、「把尿」。
表示大約。如:「丈把長」、「個把鐘頭」。
量詞:A>計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單位。如:「一把刀」、「兩把傘」。B>計算成束的長條狀物品的單位。如:「一把蔥」、「兩把筷子」。C>計算手所能盈握數量的單位。如:「一把鹽」、「兩把花生米」。D>計算手部動作的單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E>計算火的單位。如:「放一把火」。
柄,器具上供手握的地方。如:「刀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留於某處。如:「居住」、「住處」、「住宿」、「住院」。
停止。如:「住手」、「住口」。
置於動詞之後,表示穩固或停止的意思。如:「抓住」、「拿住」、「記住」、「站住腳」、「愣住了」。
不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停止。如:「弟弟跌了一跤,痛得不住地號啕大哭。」《儒林外史》第六回:「一個吹簫,一個打鼓,在廳上滴滴打打的,總不成個腔調。兩邊聽的人笑個不住。」
2.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無法完成。如:「禁不住」、「擋不住」。《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又停一會,馮主事更撐持不住,身邊摸出幾個藥丸子把茶送下,就在伯集躺的煙鋪上躺下。」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馬,按捺不住。」也作「意馬心猿」。
心驚膽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十分害怕。《西遊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顫,毛骨悚然。」《精忠岳傳》第四三回:「兀朮三人,聽得戰鼓齊鳴,心驚膽戰。」也作「膽戰心驚」。
離鸞別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妻離散或喪失配偶的人。唐.李賀〈湘妃〉詩:「離鸞別鳳煙梧中,巫雲蜀雨遙相通。」《元曲選.梧桐葉.第四折》:「忽聞聽遠院琴三弄,離鸞別鳳恨匆匆,淚雙垂把不住鄉心動。」
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害怕而發抖。形容戒慎恐懼的樣子。元.戴善甫《風光好》第一折:「他不把話頭攀,諕的我毛骨寒,戰兢兢把不住臺和盞。」《文明小史》第七回:「祇拿得幾個道士,戰兢兢的跪在地下,卻並無一個秀才在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