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64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撾耳揉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驚恐、快樂、驚喜等。《孤本元明雜劇.女姑姑.第二折》:「撾耳揉腮,羞答答的半晌怎把頭抬。」也作「撾耳撓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回旋的搓按。如:「揉捏」、「揉麵」、「揉眼睛」。
使直變彎。如:「矯揉」、「揉以為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鞭打、敲擊。如:「撾鼓」。《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仰見高閎,以策撾門。」
2.抓、抓住。《西遊記》第三三回:「就於雲端裡伸下手來,馬上撾人。」《儒林外史》第一六回:「撾著了這一件,掉了那一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頰。如:「抓耳撓腮」。
撾耳撓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抓耳朵,搓搓臉頰。形容驚恐、快樂、驚喜等。《金瓶梅》第五九回:「那李瓶兒撾耳撓腮,一頭撞在地下,哭的昏過去半日,方纔甦省。」《歧路燈》第一○回:「這個豬八戒的科諢排場,言語挑逗,故作撾耳撓腮之狀。」也作「撾耳揉腮」。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