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44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救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拯救他人免於危難。《抱朴子.外篇.審舉》:「乃共搆合虛誣,中傷清德,瑕累橫生,莫敢救拔。」《西遊記》第三○回:「那國王卻傳旨,教光祿寺大排筵宴,謝駙馬救拔之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拉、抽。如:「拔河」、「拔草」、「拔刀相助」。
挑選。如:「選拔」。
提攜。如:「提拔」、「拔擢」。
突出、特出的。如:「出類拔萃」。
動搖、改變。如:「堅忍不拔」。
除去。如:「拔去眼中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援助。如:「救急」、「救命」、「救助」、「拯救」、「挽救」、「營救」、「救兵」。
撲滅。如:「救火」。
治療。如:「急救」、「無藥可救」。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水滸傳》第八○回:「二次雖奉天恩,中間委曲奸弊,難以屢陳。萬望太尉慈憫,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銘心,誓圖死報。」
菩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梵語bodhisattva的音譯,全名為「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其義有二:一、專指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修行本起經.卷下》:「菩薩見此眾生品類,展轉相吞,慈心愍傷,即於樹下得第一禪。」二、指具備自利、利他的大願,追求無上覺悟境界,並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眾生。菩薩所覺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羅漢之上。《佛說十地經》卷二:「菩薩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捨意樂已,為欲救拔一切有情,轉更訪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初刻拍驚案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使夫妻得相見。」
先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已死的父親。唐.張九齡〈追贈祭文〉:「謹以脯醢庶羞之奠,敢昭告於先考先妣之靈。」《董西廂》卷一:「追薦亡靈,救拔先考。」也稱為「先府君」、「先父」、「先大夫」、「先嚴」。
齊心併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結心志與力量,共同達成目標。《水滸傳》第六七回:「齊心併力,救拔賤體,肝膽塗地,難以報答。」也作「齊心同力」。
弘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大的誓願。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和晨霞〉詩:「弘願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剪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鏟除、消滅。《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方今盜賊四起,未能剪除;又現此星,何時寧息?」《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剪除惡人,救拔善類,這是最難得的事。」
橫枝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無緣無故。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驢背上偏瀟灑!著什麼緊橫枝兒救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