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8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本《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後比喻入贅的女婿。《劉知遠諸宮調.第三》:「團練常便不圖豪貴,故招知遠做斑鳩。」
珠頸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的外形相似。喙暗褐色,虹膜紅褐色,頭為鼠灰色,喉、頭後、頸、胸為淡褐色,頸側至後頸為黑色具有細小白色斑點,背、腰及翅上覆羽為褐色,羽緣較淡,飛羽深褐色,腹為淡褐色,尾下覆羽灰色,尾羽褐色,外側尾羽黑色,具白色邊緣,腳及趾紫紅色。
紅鳩(火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體長23公分。喙黑色,腳紅色。雌雄外形略有差異:雄鳥頭至頸部灰色,後頸部具黑色半頸環;背部、胸部至上腹部為淡紫色,下腹部灰色,尾下覆羽白色;飛羽黑色,尾羽外側黑色,尾羽末端則為白色。雌鳥後頸的黑色半頸環具白邊,背部和肩羽呈褐色,胸、腹部色澤較淡;其他部分和雄鳥相似。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東南部及南部,包括中國大陸東南、臺灣、中南半島、菲律賓北部地區,繁殖期時部分族群會往北擴散至中國大陸的華中地區繁殖。
棲息於平地樹林。叫聲嘶啞,發出有節奏的、快速重複的“croodle-oo-croo”聲。
鳥綱(Class Aves)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鳩鴿科 (Family Columbidae)
斑頸鳩(珠頸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reptopelia chinensis
體長30公分。喙黑褐色,腳紫紅色。頭頂至頰為灰色,後頭、前頸向下至胸部、腹部皆為淡紫色;後頸下半部至頸側黑色,並帶白色斑點。背至尾羽褐色,但外側尾羽黑色,尾羽末端白色。幼鳥沒有頸圈,且體色較淡。
共3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南部及中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中國東部、印尼、菲律賓及印尼。
棲息於平地、丘陵或開墾地。環境適應能力強,即使是都巿的一小塊綠地,便可發現其蹤跡。群棲性,常成對或三、五隻為一小群活動,警覺性高,一旦受到干擾便群體驚飛;飛行速度快但高度低,常直線飛行。叫聲為輕柔的 coo 聲,較常發出三音節的 coo-crooo-cro-oo 聲。繁殖期雄鳥求偶時會先快速高飛,再大角度地展翅滑翔,以吸引雌鳥與其交配;每窩可產2個白色的卵。
鳥綱(Class Aves)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鳩鴿科 (Family Columbidae)
金背鳩(山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體長30~32公分。喙灰色,腳紅褐色。額至頭頂灰色,頭部、頸部、胸部和腹部為淡紫褐色,頸側具一小塊黑白相間的條紋。背部具黑色、紅褐色、灰色相間的斑紋,飛羽黑色,尾羽末端白色;下腹部至尾下覆羽灰色。
共6亞種,分布於亞洲,包括日本、臺灣、中國大陸中南部、中南半島。在高緯度的族群具遷移性。
棲息於低海拔山地、丘陵環境或農田。常成對或三、五隻為一小群活動,警覺性高,一旦受到干擾便群體驚飛,飛行速度快。叫聲為低沈沙啞的、四音節的“gu-gugu-gu-gu”聲。
鳥綱(Class Aves)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鳩鴿科 (Family Columbidae)
斑鳩跌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嘴垂下了。指人傷心難過,像中彈的斑鳩,再也不能咕嚕咕嚕的說話。也作「班鳩跌彈」。
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矮的亞灌木,高7-10 cm,莖基部多斜倚狀分枝,密被粗毛。下部葉早凋,上部葉常簇生,匙形,16-27 ´ 4.5-7 cm,先端圓,近於全緣,兩面密被柔絹毛。頭花繖房狀排列;總苞鐘狀,長4 mm;花冠紫紅色。

跌了彈的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失意落寞或受挫神傷的樣子。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我沒福和你那鶯燕蜂蝶為四友,甘分做跌了彈的斑鳩。」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二折:「閃的我嘴碌都似跌了彈的斑鳩,待休,事頭,昏天地黑誰敢向這花園裡走。」
小花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卵形至廣卵形或稍呈圓形。頭花長約5.5 mm;總苞長3-3.5 mm。瘦果長1-1.5 mm。

斑鳩菊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無明顯邊界。於葉背的不規則病斑處產孢。無子座。分生孢子梗鬆散叢生狀,大多為6–9根,可達20根成束,由氣孔處突出,灰橄欖棕色至淡棕紅色,頂端灰白,具有分隔,具分枝,近頂端處較寬,筆直或彎曲,或在頂端處呈波浪狀,尖端圓形或近截形,40–100×4–6微米,孢子痕未增厚。分生孢子橄欖色,圓筒狀至圓筒棍棒狀,大多筆直,呈鏈狀,經常在支鏈處具1–9個隔膜。部分“Y”形分生孢子有一個或兩個隔膜,經常於隔膜處隘縮,基部截斷倒圓錐形,頂端圓鈍,18–80×4–6微米,孢子痕未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