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7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族學是指清代家族(同姓宗族)為教育子弟而辦學的一種形式,主要盛行於華中地區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族學包括族墊和族立小學等類。族墊屬私墊的一種,由族長聘師設墊,一般以本族祠堂為墊址,教育同族子弟。族立小學是在族墊基礎上所設立的初級小學,辦學經費由族學學生家長繳納和本族富裕紳商捐獻。對族中家境清貧、學業特優者,可免交學錢,並供給書籍紙筆等。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有的族學按高中、大學不同程度設等級獎學金,學成者要回本族祠堂祭奠祖先。教學內容是四書五經。後一般改為公立學校,有的地區族學還延續到一九四九年。
族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族學校指在大陸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內,只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的普通中小學校、職業學校及中等專業學校等。在一些大、中城市,為幫助培養少數民族學生,亦建有民族學校。民族學校立足於培養本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其學制、教學計畫、教學管理、授課手段、學生入學年齡等,根據當地的需要及不同民族的具體情況確定。政府對民族學校實行特殊的教育政策。
  少數民族學生錄取比例是指大陸地區關於大學招收錄取少數民族學生的特殊優惠政策中的一項規定。一九八一年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文件表述為:「高考招生……」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學生的錄取比例,應逐步達到不低於少數民族人口比例。」一九九二年通過的〔全國民族教育發展與改革指導綱要1992~2000〕(試行)中也規定了:「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在招生時,對少數民族考生在一定時期內仍繼續實行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和適當降分錄取相結合的辦法(具體規定由有關省、區自定)。」各少數民族地區的省、自治區依此作出具體規定,如廣西就明確規定自治區內的民族院校錄取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要占該院校招生人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籌辦中央民族學院的試行方案〕是政務院於一九五○年所頒發關於開辦民族院校的第一個決定。方案中規定了中央民族學院的任務:為大陸地區各少數民族實行區域自治以及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培養高級和中級幹部;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問題,以及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發揚並介紹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組織和領導關於少數民族方面的編輯和翻譯工作。確定當時先設立軍政幹部訓練班、本科政治系與語文系,必要時可附設少數民族幹部子弟中小學。同時規定了招生的條件、學制、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等。該方案並要求建立研究部,下設若干個研究室,儘可能將各大學和國內各地研究有關民族問題的適當人才集中到民族學院。並規定中央民族...
延安民族學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安民族學院於民國三十年(1941)九月在延安創建,前身是同年初成立的陝北公學民族部。主要任務是培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綏遠等省區的蒙古族、回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研究有關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爭取團結各民族人民共同抗日。當時全院約有教職員工二百多人,包括蒙古、回、藏、滿、彝、苗、東鄉、漢等民族。學制無嚴格規定。設有研究班、政治班、文化班。教學內容分政治課和文化課兩類。學員一年參加生產勞動二至三月,如開荒種地、紡織等。對學員實行供給制,衣、食、住、醫療、書籍均免費供應。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受到尊重。該院創辦六年多,共培訓少數民族和漢族青年數百名。
族學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族學院是大陸地區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專門技術人才的高等院校。早在民國三十年(1941),中國大陸就建立了第一所少數民族高等學府「延安民族學院」。一九四九年以後,大陸先後共建立了十四所民族院校:中央民族大學(前身是中央民族學院)、西北民族學院(蘭州)、西南民族學院(成都)、中南民族學院(武昌)、雲南民族學院(昆明)、貴州民族學院(貴陽)、廣西民族學院(南寧)、廣東民族學院(廣州)、青海民族學院(西寧)、西藏民族學院(咸陽)、西北第二民族學院(銀川)、東北民族學院(大連)、湖北民族學院(恩施)和中央民族管理幹部學院。
  自民國三十年(1941)創建延安民族學院至今,各地各民族學院共...
  民族學院經費管理規定是指大陸地區官方對民族學院經費的畫分和預算所作的規定。一九六三年十一月由財政部、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代表政府聯合發出〔關於民族學院經費畫分和預算管理的幾點規定〕。
  此項規定的具體內容是:(1)列入高等學校名單的西北民族學院、西南民族學院、廣西民族學院和青海民族學院的事業費由該民族學院所在地區的教育事業費的「高等教育費」項下列支。(2)未列入高等學校名單的雲南民族學院、廣東民族學院和以少數民族幹部輪流訓練為主的民族學院或學校,其事業費由所在省(區)、地區(州)的財政部門同該省(區)、地區(州)的民族事務委員會商量解決,在「其他支出」款內列支。(3)凡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44年(1955)8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奉准成立籌備處,創辦人凌純聲博士鑑於圖書館乃研究機構最首要單位,因此籌備處成立後,即積極購置圖書設備,籌設圖書館。目前新圖書館位於民族學研究所大樓二樓,面積約有180坪,闢有參考室、期刊室、臺灣資料室、光碟製作室、縮影資料室、書庫及辦公室。
  圖書館主任之下,設正式館員2人,約僱館員3人,工友1人及工讀生2人,分別掌理圖書之採購、編目、期刊、流通及自動化;另負責該所出版品之出版、發行、銷售及國內外學術機構出版品交換贈送等業務。另設有圖書館委員會,負責督導和協助圖書館業務之推展。
  為使圖書館館藏資料能充分提供研究人員...
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學」這個名詞在英美國家都將其擴大解釋,超出人體的科學研究之外,但在歐洲大陸大部分仍用狹義的解釋,把「人類學」當做專門研究人體的科學。至於文化的研究,在歐洲大陸雖有,並不歸入人類學的範圍內,卻另用「民族學」一詞來稱這種研究。歐洲大陸與英美國家所用的名詞的異同如下:
  
  上表的意思是說,英美國家所謂「人類學」是廣義的,其中介為「體質人類學」(physical antnropology)(生理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二部分。歐洲大陸所謂「人類學」是狹義的,等於是英美國家的體質人類學,而其民族學則等於是文化人類學。<...
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費昂貴,僅供少數富貴人家子弟就讀的學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