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73.86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朗誦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對群眾朗誦為目的而作的新詩,多富現實性與感染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亮。如:「明朗」、「開朗」、「晴朗」、「朗朗乾坤」。
高聲。如:「朗讀」、「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以吟詠、朗誦的文體。傳統詩多須講究格律。如:「古詩」、「現代詩」。
詩經的簡稱。如:「詩、書、易、禮、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出聲音。如:「朗誦」、「誦經」、「背誦」、「誦讀」。
讚美。通「頌」。如:「稱誦」、「傳誦」。
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誦讀詩文。《三國演義》第六○回:「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也作「朗讀」。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大獲好評。翌年,楊弦續譜〈江湖上〉、〈民歌手〉等詩,在「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中發表,余光中亦登台朗誦詩作。對余光中來說,是現代詩突破羈咎的新方法;在楊弦看來,則是中國傳統民謠另一條出路。兩個不同的領域,同樣在嘗試摸索有別舊往的發展方式,文學界與音樂界,在楊弦和余光中的合作下,結合起來,並開啟自1975年後,蔚為風潮的民歌運動。楊弦與余光中的「以詩入歌」,是民歌運動初期所慣用的一種模式。學院派的音樂創作者,認為余楊等人提出的「中國現代民歌」,定義與作法不夠精緻嚴謹,既不「中國」也非「民歌」;而非學院派,如陶曉清,則認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