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橫死     
瀏覽人次:2447 收藏人次:218773
因自殺、被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而死亡。《宋書.卷七七.柳元景傳》:「世祖崩,義恭、元景等並相謂曰:『今日始免橫死。』」唐.王建〈空城雀〉詩:「報言黃口莫啾啾,長爾得成無橫死。」
橫死     
瀏覽人次:78 收藏人次:0
罵人的話。指人見識淺陋,沒有辨識的能力。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橫死眼不識好人,招禍口不知分寸。」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橫死眼如何有個分豁!噴蛆口知他怎生發落!」
    
瀏覽人次:39788 收藏人次:7808088
2.意外的、不正常的。[例]橫禍、橫死
    
瀏覽人次:11214 收藏人次:2420937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大眾爺     
瀏覽人次:2920 收藏人次:0
大眾爺又稱大將爺、千眾爺,主要奉祀無主的孤魂枯骨,與有應公屬同一性質。女性的孤魂野鬼則稱為「大眾媽」。目錄1 起源2 臺灣較有名的大眾爺廟2.1 新莊大眾爺廟2.2 南投集集大眾爺祠3 參考書目 起源大眾爺起源於清乾隆年間,當時移民臺灣者,有遭刀兵殺害、有死於天災瘟疫、或因族群械鬥死亡等橫死孤魂,因無人埋、無人奉祀,鄉民擔心孤魂野鬼造成地方不安,常在街頭巷尾、田間荒野,以飯菜祭拜。也有收集無主屍骨的大眾廟,奉祀的主神就被通稱為大眾爺。為了安頓「大眾爺」,臺灣昔日官府也曾經設壇建祠、祭奠無祀厲鬼。即使在民間,也有不少人家出...
非命     
瀏覽人次:1170 收藏人次:121886
1.非壽終正寢。一般指因意外而死亡。《北史.卷一○○.序傳》:「痛父非命,終身不食酒肉。」《文選.潘安.馬汧督誄》:「然則忠孝義烈之流,慷慨非命而死者。」
2.否定宿命的說法。《漢書.卷三○.藝文志》:「墨家者流,……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
茅盾     
瀏覽人次:905 收藏人次:0
日軍進攻上海屠殺民衆宣言》;5月,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被害的消息傳來,魯迅、茅盾等8名作家發起《爲橫死之小林遺族募捐啓》;7月,致電南京政府營救被監禁的國際工聯的牛蘭夫婦。1934年9月,茅盾協助魯迅創辦《譯文》雜誌,爲進步文學的翻譯事業開拓了新路。1936年2月,當獲悉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的消息後,魯迅與茅盾發出致中共中央賀電:“在你們身上,寄託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同年10月,茅盾和許多文藝工作者發表了《文藝界同人爲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號召建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27至1937年,是茅盾創作的成熟和...
不得善終     
瀏覽人次:839 收藏人次:0
人遭禍患橫死,不得其天年。比喻沒有好的下場。如:「他再如此做惡,總有一天會不得善終。」
畢命     
瀏覽人次:384 收藏人次:0
2.結束生命,多指橫死。三國魏.曹植〈七啟〉八首之六:「故田光伏劍於北燕,公叔畢命於西秦。」
田橫     
瀏覽人次:296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02)秦末狄縣人。本齊王田氏族。韓信破齊,橫自立為齊王,高登基後,橫率領從屬五百人逃至海島,高祖派人招降,橫不願北面臣事之,遂自殺,餘五百人聞橫死,亦皆自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