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7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49~1832)德國詩人、小說家兼劇作家。曾在萊比錫大學讀法律,後為律師,並任威瑪公國的首相。生平勤於寫作,著書一百二十冊,以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劇《浮士德》最有名。也譯作「哥德」。
歌德學院(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歌德學院是德意志聯邦對外文化政策下所設立的機構,有的在國內,有的在國外,主要是要推廣德語並且在國外宣揚德國文化。其經費大多數是由德國政府提供。
  歌德學院自一九三二年即開始設立。在納粹時代歌德學院被利用充作宣傳機關,所以一九四五年德國戰敗後,該機構即被盟國所撤銷,到一九五二年又恢復設立。總管理處設在慕尼黑。
  該機構恢復設立的最初目的是在替居住在德國的外國學生以及其他人士補習德語,從一九五四年開始也負責管理設在國外的文化機構,而在國內各地也設立了二十幾所歌德學院。課程每兩個月為一期,有各種不同程度。學生在學習期間也參加各種不同的文化活動。該機構也辦理為期三個月的...
歌德拉波蕾洛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阿歌德拉波蕾洛舞》(Bolero De Algodra)亦稱《薩摩拉舞》(Zamora),流行於西班牙之里昂省(Spain, Leon Province)。據傳此舞之音樂、節奏與舞步,源自十世紀之阿拉伯。其後為聖阿格達(San Agueda)之教士所採用,成為身背聖徒像遊行時之舞蹈。遊行行列中每排三人,其中間一人為男童,兩旁為兩男性成年人或兩女童。每段舞步間響板聲響而停止,響板聲係模仿一串鈴聲。最後由一位貴族之家臣,分予舞者一塊餅而結束全部表演。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詞的曲子。如:「歌曲」、「歌詞」、「歌謠」、「兒歌」、「流行歌」。
唱。如:「歌唱」、「高歌一曲」。
頌揚。如:「歌頌」、「歌功頌德」。
羅馬和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法律和生活方式,新城的建造也仿效羅馬式的建築。 帝國的衰亡自西元三世紀起,來自東方的日耳曼人(包括歌德仁、汪達爾人與勃良第人),為了躲避中亞的匈奴人的征伐,不斷地往西方遷移,並且建立他們的新國土。羅馬帝國的軍隊和邊防長城,都無法抵禦他們的攻勢。地國內所有的城市為了自保,各自築起了圍牆。西元275年,奧理安大帝在羅馬建立一道城牆,這就是奧理安城牆。西元406年,蠻族大舉入侵萊茵河地區,羅馬和各型者間的商業往來因此而癱瘓。西元1世紀,一個新的宗教─基督教,開始改變羅馬人民的信仰。起源自羅馬行者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當時已傳遍全...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社會研究》《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奴隸制時代》《李白與杜甫》 翻譯歌德《浮士德》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雪萊詩選》河上肇原著《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 書法郭沫若亦以書法聞名,他的書法藝術風格受到蘇軾很大的影響,豪放雄渾、而又沉毅清俊,有「郭體」之稱。在中國許多名勝地點的招牌都採用郭沫若的題字,如故宮博物院、北京四中、中國銀行、榮寶齋、中國書店、瀋陽故宮、華清池、黃帝陵、半坡遺址、吉林大學等。 其他 歷史劇1926...
朱光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曾以 四種文字摸索馬克主義,翻譯過許多重要資料,有〈美學原理〉、〈文 藝對話集〉、〈拉奧孔〉、〈歌德談話錄〉、〈美學〉三卷‧‧‧,也 有些因為經過四人幫事件而後才得以重修出版的,他對於近代的美學思 想,尤其對我國,實有重大的貢獻。
巴斯特納克(Boris Pasterna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劇劇目。德國大文豪歌德著,分二部,四十八場。取材於宗教改革時代,敘述哲學家浮士德,先後研究哲學、科學與魔術,被惡魔所誘,經歷幾許幻境,終得天使引導,上昇天國的故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