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2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汶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北婆羅洲西北岸,介於馬來西亞沙巴、砂勞越兩州之間。面積五千七百六十五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十五萬四千。首都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人民多信仰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主要語言為馬來語、英語。原為英國保護國,於西元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獨立,訂二月二十三日為國慶日。幣制為Brunei Ringgit 。
汶萊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汶萊是個產油小國,國家雖小卻富有,因之其境內之教育及衛生醫療服務均免費。汶萊於一九六三年以前仍為英國屬地,一九八四年獨立,全國面積有五、七六五平方公里,人口依一九九五年之統計約有二十七萬人。
  汶萊教育措施均依照一九七六年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uncil)之報告而行。該報告書主要重點,依史代衢(C.T. Stege)之整理可歸納為下列數項:第一,將馬來語設定為中、小學之主要教學用語言;第二,提升中、小學生英語使用程度;第三,提供汶萊人民九年之教育:小學六年,中學三年;第四,透過審定共同課程內容,以確立教育之共同標準,免除受教育權之不平等;第五,確保中學教育能普遍化...
汶萊(Brunei Darussala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汶水」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質柔形闊,邊緣呈鋸齒狀。有香氣,嫩葉可食,也稱為「藜」。
泛指野草。如:「草萊」、「蒿萊」。
東南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等國。
東南亞國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解決東南亞問題而組成的一個國際政治組織。包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汶萊六個會員國,及美、加、日、韓、澳、紐、歐體七個對話夥伴,每年七月召開外長會議,討論有關該區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重要事項。如:「東南亞國協是區域性的國際組織。」
沙勞越(Sarawa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慶紀念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慶典的日子。其選定具有多種標準,或為獨立紀念日(如美國的七月四日);或為革命紀念日(如我國的十月十日);或為國王所隨意欽定的任何日子(如汶萊的一月二十三日)。
亞太安全合作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東協五國(汶萊除外)及美、日、韓、加、澳等十個基本會員國組成,於西元一九九三年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宣布成立。其主要成員都是各國帶官方色彩的學術團體。成立的主要目的在建立亞太安全對話管道,降低區域緊張,促使與亞洲安全相關的各國遵守有關協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