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泂酌     
瀏覽人次:261 收藏人次:0
1.從遠處汲取。《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
2.薄酒。唐.柳宗元〈為韋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敬陳泂酌,以告明靈。」
3.《詩經.大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或以為頌美女子之詩。首章二句為:「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
    
瀏覽人次:14458 收藏人次:962156
斟酒、飲酒。如:「酌酒」、「對酌」、「小酌」、「獨酌」。
酒宴。如:「喜酌」、「菲酌」、「薄酌」。
商量、審度。如:「酌量」、「酌情」、「商酌」、「酌辦」。
斟酌:考慮。如:「這件事請再仔細斟酌一下!」
    
瀏覽人次:672 收藏人次:138510
遠。通「迥」。《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漢.毛亨.傳:「泂,遠也。」
言不由衷     
瀏覽人次:28319 收藏人次:1915949
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解〕
(1) 中:同「衷」,內心。
(2)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
(3) 間:音ㄐ|ㄢˋ,挑撥、分化。
豈弟君子     
瀏覽人次:862 收藏人次:164219
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詩經.大雅.泂酌》:「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儒林外史》第四回:「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裡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也作「愷弟君子」、「愷悌君子」。
挹彼注茲     
瀏覽人次:637 收藏人次:227459
舀那個大容器中的水,灌入這個小容器中。語本《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後比喻取有餘以補不足。清.錢謙益〈太僕寺少卿陳綬授中憲大夫制〉:「士有試于一命,屯膏不施,而光大于其子,匪獨積習名教,有開必先,挹彼注茲,天亦以著廉吏之報焉。」也作「挹彼注此」。
言不由中     
瀏覽人次:634 收藏人次:0
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解〕
(1) 中:同「衷」,內心。
(2)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
(3) 間:音ㄐ|ㄢˋ,挑撥、分化。
信不由中     
瀏覽人次:581 收藏人次:0
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解〕
(1) 中:同「衷」,內心。
(2)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
(3) 間:音ㄐ|ㄢˋ,挑撥、分化。
信不由衷     
瀏覽人次:527 收藏人次:0
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解〕
(1) 中:同「衷」,內心。
(2)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
(3) 間:音ㄐ|ㄢˋ,挑撥、分化。
    
瀏覽人次:426 收藏人次:0
蒸飯,米煮半熟後以箕漉出再蒸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饙,滫飯也。如今北方蒸飯,先以米下水一涫漉出,再蒸勻熟之。下水涫之曰饙,再蒸之曰餾。」《詩經.大雅.泂酌》:「挹彼注茲,可以饙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