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游辭     
瀏覽人次:146 收藏人次:0
1.無根據的言辭。《舊唐書.卷五九.姜謩傳》:「游辭枉陷,旋罹貶斥;嚴憲將及,殆見誅夷。」也作「游詞」。
游辭浮說     
瀏覽人次:168 收藏人次:0
浮夸不實,沒有根據的言論。《晉書.卷七五.范汪傳》:「王何蔑棄典文,不遵禮度,游辭浮說,波蕩後生,飾華言以翳實,騁繁文以惑世。」
    
瀏覽人次:26726 收藏人次:3712943
推讓。如:「辭卸」、「辭謝」、「推辭」。
避開。如:「不辭辛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道別。如:「告辭」、「辭行」、「辭別」。
解職。如:「辭職」、「辭退」。
言詞、文詞。通「詞」。如:「言辭」、「措辭」。
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辭世:死亡。如:「人已辭世,哭也無益。」
辭歲:除夕夜家中晚輩向長輩行禮,互祝平安。
    
瀏覽人次:14675 收藏人次:10823646
在水面上浮行。如:「游水」、「游泳」。
河流的一段。如:「下游」、「上游」。
流動的、不固定的。如:「游牧」、「游擊隊」、「游移不定」。
姓。
開誠布公     
瀏覽人次:17272 收藏人次:1330664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
推誠布公     
瀏覽人次:1334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
推誠布信     
瀏覽人次:743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276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