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53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紙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紙張包裹物品而成的東西。如:「小紙包」、「油紙包」。《紅樓夢》第六○回:「遞了一個紙包與他們,說是薔薇硝,帶與芳官去擦臉。」
2.代指賄賂的財物。《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守門官吏,雖蒙蘇爺囑咐,沒有紙包相送,那個與他稟話。」
紙包不住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醜陋的事情,終究會被揭露,無法隱藏,就像紙張無法包住火一樣。如:「所謂『紙包不住火』,他終究會知道真相,你不如趁早告訴他。」
紙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要以紙來包住火是不可能的,故以此借喻想要遮蓋掩飾,卻反而更加顯露。例:花蓼話講忒多就像紙包火,早慢會分人看穿。(謊言說太多就像紙包火是包不住的,遲早會被人看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綑束。如:「包紮」、「打包」、「包裝」。
包好的東西。如:「香包」、「郵包」、「紅包」、「茶包」。
盛裝物品的袋子。如:「皮包」、「書包」、「荷包」、「腰包」、「公事包」。
一種用麵粉做成的食物。如:「麵包」、「肉包」、「菜包」、「包子」。
含括、容納其中。如:「包容」、「包含」、「無所不包」。
保證、擔保。如:「包君滿意」、「包管沒事」。
負責、承攬。如:「承包」、「包打聽」、「一手包辦」、「發包工程」。
約定的、專用的。如:「包車」、「包飯」、「包廂」、「包場子」。
圍住、圍困。如:「包圍」、「包抄」。
量詞。用於計算成包物品的單位。如:「一包糖果」、「十包水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植物等的纖維質為原料而製成的物品,可用來書寫、畫畫、印刷等。如:「紙張」、「宣紙」、「包裝紙」、「圖畫紙」。
一針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尊貴、崇高,會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針刺破手指,鮮血噴灑到牆壁上,居然形成了一個「公」字。再用紙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發明顯。陶侃後來果真當了八州的都督。這是關於「一針見血」的一段故事。後來「一針見血」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已和此典故無關,轉用字面義,表示一針下去,血即湧出,用來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
包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一種特製的紙包,內裝紙錢等物,在佛前或墳前焚化。《紅樓夢》第五八回:「外頭去叫小廝們打了包袱,寫上名姓去燒。」
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及四川人稱老鼠為「耗子」,因其最能耗損食物。《紅樓夢》第一○三回:「這個紙包兒我認得,頭幾天耗子鬧得慌,奶奶家去與舅爺要的。」
遮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瞞、掩飾。[例]紙包不住火,真相是遮蓋不住的。
紅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喜慶或節日中,為討吉利或表達祝福之意所送的禮金。因用紅色的紙包裝,故稱為「紅包」。[例]除夕夜拜完年後,長輩發紅包給晚輩,表示祝福之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