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4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罷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工以停止工作的方式向資方或政府表達特定訴求的集體行動。
經濟罷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有經濟性質的同盟罷工,目的為要求增加工資或反對減少工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停止。如:「罷工」、「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勞務的人。如:「工人」、「勞工」、「長工」、「礦工」。
有專門技術的人。如:「技工」、「工匠」、「木工」、「鐵工」。
工作。如:「上工」、「加工」、「怠工」、「完工」。
技巧。如:「唱工」、「雕工」、「手工」、「巧奪天工」。
大規模、有計畫的建設。如:「工程」、「施工」、「竣工」。
精細的。如:「工巧」、「工筆」、「工整」。
擅長。如:「工於心計」。
醞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做準備工作。如:「醞釀罷工」。
利益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的影響決策方式。6. 示威:一般來說,示威遊行較易獲得社會大眾與媒體的注意,製造社會話題。7. 罷工:以拒絕行動來作為爭取權益的方式。8. 暴力:暴動通常是不得已的選擇,是較為激烈的手段,亦可能為利益團體爭取決策影響力的最後手段。利益團體追求的利益有屬於私利性的,主要追求成員經濟上或生活上的利益或需求。例如:臺灣有各種的民間產業別工會,主要是相同產業的業者為了保障成員利益,透過影響政府的各種手段來達到利益團體本身代表的利益,而通常這些利益係代表了較單一或少許的團體利益,並針對特定的議題去影響政府決策。 總結利益團體係...
1917年俄國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難的,但隨者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的情況更加嚴重,因此在1917年2月,爆發了革命:罷工和示威遊行接連不斷。3月15日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這是革命的第一階段,之後成立了臨時政府。在一些大城市裡,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組織蘇維埃,即是工人和士兵的委員會。布爾什維克也稱共產黨人在當時的蘇維埃非常具有影響力。 十月革命西元1917年10月,革命進入第二階段,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取得政權。列寧成立新的政府,並且實行十分嚴格的計畫:沒收土地、將土地分配給農民和建立由工人管理的工廠等。12月,列寧和德國簽訂停戰協定...
壓力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的影響決策方式。6. 示威:一般來說,示威遊行較易獲得社會大眾與媒體的注意,製造社會話題。7. 罷工:以拒絕行動來作為爭取權益的方式。8. 暴力:暴動通常是不得已的選擇,是較為激烈的手段,亦可能為利益團體爭取決策影響力的最後手段。利益團體追求的利益有屬於私利性的,主要追求成員經濟上或生活上的利益或需求。例如:臺灣有各種的民間產業別工會,主要是相同產業的業者為了保障成員利益,透過影響政府的各種手段來達到利益團體本身代表的利益,而通常這些利益係代表了較單一或少許的團體利益,並針對特定的議題去影響政府決策。 總結利益團體係...
五四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起示威遊行活動,並提出「收回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訴求,各地分別以罷工、罷課、罷市、抵制日貨等方式響應。最後北京政府在輿論下,被迫拒絕簽署對德合約。(註2) 內容說明「五四運動」主要由兩個背景因素激發而出:第一,「二十一條」要求和巴黎和會的「山東決議案」所燃起的愛國熱情,使得民初以來的反日情結以及國仇家恨的情緒沸騰到最高點。其次,發自於新知識分子提倡以新文化運動來建設新中國的強烈訴求,他們提倡學習西洋文明、重估與改造傳統文化的努力,伴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行及白話文的推動,使得自由主張...
法西斯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些獨裁者藉機奪取了政權。 經歷西元1919年,義大利王國面臨嚴重的危機:工業遭到破壞,失業率上升,罷工不斷和工人強佔工廠。許多義大利人認為只有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才有能力重整義大利,恢復秩序。這個政黨是個有紀律的團體,以古羅馬高級執政法官的權力標誌聞名。法西斯黨的成員都是依率穿著黑衫,其中大部分是對大實業家和地主不滿的人。西元1922年,墨索里尼發動像羅馬進發的奪權遊行(羅馬為義大利的首都),義大利皇帝被迫命他為首相。自西元1924年起,被稱為領袖的墨索里尼,建立起獨裁專政,自認為政府首相和法西斯黨黨魁,集一切大權於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