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7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驅體,或專指割去頭的軀體。《三國演義》第六八回:「汝可將羊頭都湊在死羊腔子上。」《紅樓夢》第六七回:「再有一句虛言,你先摸摸你腔子上幾個腦袋瓜子。」
2.聲調、語調、曲調。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此作平仄妥帖,聲調鏗鏘,誦之不免腔子出焉。」
3.腔調、架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還有一等豪富親眷,放出倚富欺貧的手段,做盡了惡薄腔子待他。」
4.格局、範疇。《朱子語類.卷一四.大學.綱領》:「大學是一個腔子,而今卻要去填教實者。」
癆病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腔子,指軀體。「癆病腔子」指罹患癆病或身體虛弱的人。如:「瞧他病懨懨的樣子,真像個癆病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體內中空的部分。如:「體腔」、「口腔」、「胸腔」、「鼻腔」。
曲調。如:「崑腔」、「荒腔走板」。
口音、說話的聲調和語氣。如:「腔調」、「廣東腔」、「裝腔作勢」。
話。如:「幫腔」、「搭腔」、「答腔」、「開黃腔」。
花言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據某1>所見,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1>弄筆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這般模樣時,其心還在腔子裡否?」 〔注解〕 (1) 某:自稱語。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2) 舉子:被薦舉應試的士子。
巧言花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據某1>所見,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1>弄筆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這般模樣時,其心還在腔子lwg 否﹖」 〔注解〕 (1) 某:自稱語。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2) 舉子:被薦舉應試的士子。
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器物接合的地方,製成凹凸的形狀,凸出的部分稱為「筍子」。小說中引申指骨節。《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不想這一按手重了些,按錯了筍子,把個脖子按進腔子裡去,哼的一聲也交代了。」也稱為「榫頭」。
巧語花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據某1>所見,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1>弄筆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這般模樣時,其心還在腔子lwg 否﹖」 〔注解〕 (1) 某:自稱語。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2) 舉子:被薦舉應試的士子。
半吞半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吞吞吐吐,不直截了當。《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指這足恭身分,多放做冷淡的腔子,半吞半吐的,施了禮請坐,也不討茶。」也作「半吐半吞」、「半吐半露」。
花唇巧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據某1>所見,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1>弄筆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這般模樣時,其心還在腔子lwg 否﹖」 〔注解〕 (1) 某:自稱語。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2) 舉子:被薦舉應試的士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