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94.29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足、削除膝蓋骨。《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也作「臏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腿,支撐身體接觸地面的部分。如:「赤腳」、「跺腳」、「前腳」、「後腳」、「手腳靈活」。
像腳形的器物支架。如:「椅腳」、「桌腳」、「高腳杯」、「高腳椅」、「四腳桌」。
物體的基部、下部。如:「牆腳」、「山腳」。
正文下面附加注解或說明的文字。如:「注腳」。
量詞。用於計算用腳踢、踩等動作的單位。如:「連踢三腳」、「踩了一腳」。
腳本:指劇本。如:「這次表演的腳本,已經改了五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削去膝蓋骨。《荀子.正論》:「詈侮捽搏,捶笞臏腳。」唐.楊倞.注:「臏腳,謂刖其膝骨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杖敲打。如:「捶背」、「捶胸頓足」。《荀子.正論》:「捶笞臏腳,斬斷枯磔。」
臏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足、削除膝蓋骨。參見「臏腳」條。
兵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練兵和作戰的方法、策略,如同今日的軍事學。《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論?操雖能用兵,只此可以瞞過他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