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苦思     
瀏覽人次:596 收藏人次:0
深思竭慮。漢.王充《論衡》:「載太山之上者七十有二君,皆勞情苦思,憂念王事。」
研精苦思     
瀏覽人次:461 收藏人次:0
縝密研究,深入思考。宋.王令〈答劉公著微之書〉:「研精苦思,捫隙發罅,以窺求門戶。」也作「研精覃思」。
苦思惡想     
瀏覽人次:242 收藏人次:0
盡力思索,絞盡腦汁。《鏡花緣》第三二回:「並且彼此爭強賭勝,用盡心機,苦思惡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頭地。」
    
瀏覽人次:17328 收藏人次:4082642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瀏覽人次:9782 收藏人次:3215167
如黃蓮、膽汁的味道。與「甘」、「甜」相對。如:「苦味」、「這藥好苦!」
沉重難忍的感覺、難以忍受的境況。如:「訴苦」、「痛苦」、「辛苦」、「吃苦耐勞」、「受苦受難」、「苦中作樂」、「苦盡甘來」。
耐心、極力的。如:「苦諫」、「苦勸」、「埋頭苦幹」、「寒窗苦讀」。
為事而苦。如:「苦於久雨」。
艱辛、難受的。如:「苦境」、「苦日子」、「一臉苦笑」。
愁悶的。如:「愁眉苦臉」。
有苦味的。如:「苦茶」、「苦瓜」。
磨鍊。如:「苦其心志」。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33693 收藏人次:2703748
近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朝乾夕惕,誠惶誠恐,臨深履薄辨似: 兢,音ㄐㄧㄥ。「兢兢」指小心謹慎的樣子。不可寫作「競」。 「戰戰兢兢」及「誠惶誠恐」都有恐懼戒慎的意思。 「戰戰兢兢」側重於小心謹慎;「誠惶誠恐」側重於敬謹不安。 戰戰兢兢 誠惶誠恐 辨似例句 ○ ㄨ 我讀書做事一路走來,無不~,深怕辜負了父母對我的期盼。 ㄨ ○ 他~地接下校長職務後,大半時間都在苦思如何使學校成為一流大學。
    
瀏覽人次:31548 收藏人次:4372880
2.圍繞。《荀子.議兵》:「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三國魏.曹植〈苦思行〉:「綠蘿緣玉樹,光曜粲相暉。」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20437 收藏人次:881482
「嘔心瀝血」這句成語有兩個典源,第一個是「嘔心」,來自於南朝梁劉勰所寫的《文心雕龍》。在〈隱秀〉篇中,他說文人在寫作時,重視創意的人,無不想找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意念;重視辭采的人,則挖空心思,想寫出美麗的詞句。無論何種人,為達到目的,甚至琢磨到似乎要將心、膽吐出;有時經年累月地反覆苦思,但這還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這裡的「嘔心」和「吐膽」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比喻創作的苦心。唐代詩人李賀就是一位「嘔心」創作的人。在李商隱所寫的〈李賀小傳〉提到他常常帶著僕人出遊,騎著驢子,背著一只破舊袋子,遇有靈感,就立即寫下來丟入袋中。到晚上回到家時,已經是滿滿的一袋子紙片了,李賀的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就說:「我的...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18912 收藏人次:60673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反,推論。拿已知的事理推知相類的其他事理。形容善於思考,觸類旁通。 出處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翻譯孔子說 :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引導。不能舉一例就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教他了。 近義觸類旁通 聞一知十 融會貫通 反義一竅不通 食古不化 抱殘守缺 造句一個聰明的學生,應當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14726 收藏人次:670828
01.唐.釋皎然《詩式.卷一.取境》:「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則喪自然之質。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