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訓飭     
瀏覽人次:342 收藏人次:0
嚴厲的訓戒與糾正。《文明小史》第二十八回:「縣裡聽了一面之詞,將田主著實訓飭一頓,斥退不理,倒把那些佃戶放了。」也作「訓斥」。
〔欽頒太學訓飭士子文〕     
瀏覽人次:184 收藏人次:0
  〔欽頒太學訓飭士子文〕為清乾隆五年(1740)訂頒,用以訓導太學生及士子為學之態度與方針;勒石於太學(國子監),並頒發給各省學官。其文如次:
  士為四民之首,而太學者,教化所先,四方於是觀型焉。比者聚生徒而教育之,董以師儒,舉古人之成法規條,亦既詳備矣。獨是科名聲利之習,深入人心,積重難返;士子所為汲汲皇皇者,唯是之求,而未嘗有志於聖賢之道。不知國家以經義取士,使多士由聖賢之言體聖賢之心,正欲使之為聖賢之徒,而豈沾沾焉文藝之末哉。
  朱子〔同安縣諭學者〕云:「學以為己。今之世,父所以詔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師所以教其弟子,弟子之所以學,舍科舉之業則無為也。使古人之學止...
訓飭士子文〕     
瀏覽人次:149 收藏人次:0
  〔訓飭士子文〕係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因士習未端、儒教罕著,乃御製訓言,頒行各直省,由教官月集諸生於明倫堂讀誦,以為警飭。據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聖謨〕所錄〔御製訓飭士子文〕如下:
  國家建立學校,原以興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渥也。朕臨御以來,隆重師儒,加意庠序;近復慎簡學使,釐剔弊端。務令風教修明,賢才蔚起;庶幾棫樸作人之意。乃比年士習未端、儒教罕著;雖因內外臣工奉行未能盡善,亦由爾諸生積錮已久,猝難改易之故也。茲特親製訓言,再加警飭。爾諸生其敬聽之!從來學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學;學術事功,原委有敘,爾諸生幼聞庭訓,長列宮牆;朝夕誦讀,寧無講究?必也躬修實踐,砥礪廉...
〔欽定訓飭州縣規條〕     
瀏覽人次:78 收藏人次:0
  〔欽定訓飭州縣規條〕於清順治九年(1652)訂頒,用以規範全國生員之行為。其後各朝亦十分重視該規條,屢命各州、縣將詔文勒於臥碑上,置於地方明倫堂之左,以為誦習遵守之本,因此文稱為臥碑文。臥碑文之內容:「朝廷設立學校,選取生員,免其丁糧,厚以廩膳,設學院、學道、學官以教之,各衙門官以禮相待,全面養成賢才,以供朝廷之用。諸生皆當上報國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條,開列於後:
  一、生員之家,父母腎智者,子當受教;父母愚魯而有非為者,子既讀書明理,當再三懇告,使父母不陷於危亡。
  二、生員立志當學為忠臣,清官書史所載忠清事蹟,務須互相講究。凡利國愛民之事,更宜留心。
    
瀏覽人次:14238 收藏人次:1166443
1.整頓、治理。如:「整飭」。《詩經.小雅.六月》:「六月棲棲,戎車既飭。」
2.告誡。通「敕」。如:「戒飭」、「申飭」。《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謹慎。《禮記.樂記》:「再始以著往,復亂以飭歸。」
修飾、裝飾。通「飾」。漢.王充《論衡.答佞》:「上奢,己麗服;上儉,己不飭。」
    
瀏覽人次:9388 收藏人次:3258513
教導、教誨。如:「教訓」、「訓示」、「訓誨」、「訓斥」、「訓勉」。
可遵循的言語。如:「古訓」、「庭訓」、「校訓」、「家訓」、「不足為訓」。
解釋文字的意義。如:「訓詁」。
訓斥     
瀏覽人次:2599 收藏人次:0
嚴厲的訓戒與斥責。《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制臺不免生氣,著實把兒子訓斥了幾頓。」也作「訓飭」。
一面之詞     
瀏覽人次:2152 收藏人次:0
單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說詞。《三國演義》第二六回:「明公只聽一面之詞,而絕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八回:「縣裡聽了一面之詞,將田主著實訓飭一頓,斥退不理。」
雍正     
瀏覽人次:1830 收藏人次:0
誡臣工。因此,雍正即位後,便於雍正元年(1723年)春正之日,連發十一道諭旨,分別對各級文武官員逐一訓飭、申誡,提出從政要求。同時,雍正更結合了其獨裁專制的政治權力,建立了清朝史上首創的「儲位密建法」與「密摺制度」,並採取各種措施以鞏固自己的皇位。在雍正在位期間(1723-1735年),清代帝王集權中央的態勢達到顛峰,已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這十三年中,雍正每天御殿聽政,批覽奏摺(或來自各地的秘密報告──硃批密摺),「從朝至夕,殫竭心力,尚恐經理未周。」如此勤於政務,真為歷代帝王所罕見。雖然雍正曾說:「自古帝王,未有如我聖祖...
斥退     
瀏覽人次:315 收藏人次:0
2.喝令退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向縣裡說了,誣那田主虐待佃戶,收人家一倍半的租糧,縣裡聽了一面之詞,將田主著實訓飭一頓,斥退不理,倒把那些佃戶放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