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警眾     
瀏覽人次:108 收藏人次:0
使眾人警覺。《禮記.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
    
瀏覽人次:17705 收藏人次:2639638
許多。如:「眾多」、「眾生」、「眾人」、「眾星拱月」。
許多人。如:「大眾」、「觀眾」、「眾口爍金」、「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10449 收藏人次:4667377
防備。如:「警戒」、「警備」、「警惕」。
危險、緊急的消息或狀況。如:「示警」、「火警」、「警報」。
心中因有所感而預防的。如:「警覺」。
告誡、示禁。如:「警告」、「警世」。
敏捷。如:「機警」。
警察的簡稱。如:「交警」、「義警」、「保警」。
視學     
瀏覽人次:1311 收藏人次:0
1.天子親往國學,行釋奠養老的禮儀。《禮記.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木魚     
瀏覽人次:1288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法器。相傳魚晝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魚形,擊之以警戒僧眾應晝夜思道。形制有二:一為挺直魚形,用來粥飯或集眾、警眾,懸掛在寺院走廊上。一為圓狀魚形,誦經時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來,民間音樂和潮劇、粵劇中常用到木魚。使木魚除法器外兼具樂器功能。唐.司空圖〈上陌梯寺懷舊僧〉詩:「松日明金像,山風響木魚。」《水滸傳》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覺,卻那裡尋得一個報曉的頭陀,買他來後門頭大敲木魚,高聲叫佛,便好出去。」
司鐸     
瀏覽人次:988 收藏人次:247414
1.古代宣揚教化、頒布政令時擊鐸警眾,故稱主持教化的人為「司鐸」。《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也稱為「秉鐸」。
枹鼓     
瀏覽人次:908 收藏人次:144594
1.古代戰陣所用的戰鼓,後代指戰爭或軍旅。漢.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枹鼓之間。」《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列傳》:「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
2.鼓槌和鼓。《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順之以善政,則和氣可立致,猶枹鼓之相應也。」
3.盜案發生時,用來示警之鼓。《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由是枹鼓稀鳴,市無偷盜,天子嘉之。」
振鐸     
瀏覽人次:741 收藏人次:0
1.搖鈴。古時宣布政令或教化時,用來警眾。《周禮.夏官.大司馬》:「司馬振鐸,群吏作旗。」《國語.吳語》:「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
夷戮     
瀏覽人次:712 收藏人次:261152
誅殺。《晉書.卷四六.劉頌傳》:「故君子得全美以善事,不善者必夷戮以警眾,此為政誅赦之準式也。」《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
金口木舌     
瀏覽人次:663 收藏人次:0
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的木鐸。《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句下宋.朱熹.注:「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眾者也。」後以金口木舌比喻為傳道的人。漢.揚雄《法言.學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