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跂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離世俗而自視甚高。《荀子.非十二子》:「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財貨。通「資」。《史記.卷一二二.杜周傳》:「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孫尊官,家訾累數巨萬矣。」
2.參見「訾黃」條。
3.姓。如漢代有訾順。
計算、估量。通「貲」。《商君書.墾令》:「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列子.說符》:「錢帛無量,財貨無訾。」
1.詆毀。《莊子.山木》:「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无譽无訾。」唐.韓愈〈進學解〉:「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2.厭惡。《管子.形勢》:「訾食者不肥體。」唐.尹知章.注:「訾,惡也。」
3.計算、衡量。《商君書.墾令》:「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
4.考慮。《韓非子.亡徵》:「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
約束的、參照的。《管子.君臣上》:「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論法辟,衡權斗斛;文劾不以私論,而以事為正。」
瑕疵。《禮記.檀弓下》:「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上多出的腳趾頭。《說文解字.足部》:「跂,足多指也。」《莊子.駢拇》:「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
蟲爬行徐緩的樣子。通「蚑」。《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跂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踮腳、提起腳跟。通「企」。《詩經.衛風.河廣》:「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荀子.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