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短不一     
瀏覽人次:838 收藏人次:0
高度或長度不一致。如:「這件襯衫有瑕疵,袖子長短不一。」
    
瀏覽人次:40691 收藏人次:7692183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31313 收藏人次:989213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26752 收藏人次:7898485
指事物兩端間的距離。如:「這條路長二十公里。」
指事物的距離、高度大。與「短」相對。如:「長跑」、「長途」、「長橋」、「長人」、「那件衣服太長了!」
時間久遠。與「短」相對。如:「長夜」、「長久」、「長期」、「天長地久」。
好處、優點。如:「長處」、「各有所長」。
專精的技能。如:「專長」、「特長」。
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如:「尊長」、「師長」、「兄長」。
排行最大的。如:「長子」、「長孫」、「長媳」。
主管、領導人。如:「部長」、「首長」、「校長」。
年齡高出他人。如:「他長我一歲。」
生長、發育。如:「成長」。
生成、生得。如:「她長得很美麗。」
    
瀏覽人次:9250 收藏人次:6071402
不長的。與「長」相對。如:「短褲」、「晝長夜短」、「短篇小說」。
缺少、不足。如:「短少」、「短缺」、「短不了要麻煩你跑一趟!」
缺點。如:「短處」、「揭短」、「說長道短」。
短見:A>見識淺薄。B>自殺。如:「自尋短見」。
短視:沒有遠見。
長短     
瀏覽人次:1162 收藏人次:6019128
1.長度。《孟子.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2.是非、善惡。《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公平生數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
3.意外的變故。《儒林外史》第五回:「大娘若有些長短,他爺少不得又娶個大娘。」《老殘遊記》第五回:「他再有個長短,這家業怕不是眾親族一分,這兩個小孩子誰來撫養。」
4.內情、祕密。《西遊記》第三七回:「只恐他母子相見,閑中論出長短,怕走了消息。」
不一     
瀏覽人次:1107 收藏人次:0
1.不相同、不一致。如:「這件事該怎麼做,大夥意見不一。」《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夫龍形狀不一,小大無常,故《周易》況之大人,帝王以為符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夫心險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歡謔之言無方。」
2.不一一。書信末用語,表示不一一詳述。明.歸有光〈與宣仲濟書〉:「人去草草,明當奉晤,不一。」《西遊記》第二九回:「伏望父王垂憫,遣上將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獲黃袍怪,救女回朝,深為思念。草草欠恭,面聽不一。逆女百花羞再頓首頓首。」
排比     
瀏覽人次:13637 收藏人次:377794
反句排比2 参考資料3 關鍵字 種類 參差排比凡在語文中,將原有整齊的字句,錯雜排列,或故意使字句長短不一,一方面增美文辭,一方面調節辭氣的一種修辭技巧,稱為參差排比。(註二)如:1.蔣中正<我們的校訓>:「我們在學校裡,一定要尊敬師長,要聽先生的話,要守學校的規矩。」2.楊喚<夏夜>:「夏天的夜就輕輕地來了。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來了!來了! /從椰子樹梢輕輕地爬下來了。」 短語排比凡在語文中,用結構相似,性質相同的短噢,上下排比,使聲勢壯大,文義推廣的修辭技巧,稱為短語排比。如:1.<後漢...
    
瀏覽人次:12080 收藏人次:4352881
4.文體名。興於唐,盛於宋,主要產生於配合燕樂演唱的歌辭;也有一部分來自詩,樂工加上和聲、泛聲而逐漸形成。句式多長短不一,且須遵守一定的格律限制。如:「唐詩宋詞」。也稱為「長短句」、「詩餘」。
劉義慶     
瀏覽人次:2651 收藏人次:0
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著作著有《徐州先賢傳》,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