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0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底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82~1054)梵語Atisa的音譯,意譯為「殊勝」,法名燃燈吉祥智。幼年出家。曾從菩提賢、金洲法稱修學,博通顯密,教證雙全,為當時超戒寺最傑出的學者。後應西藏王之邀至西藏弘法。使十一世紀朗達瑪毀佛後的西藏佛教得以復興。歷史上並以阿底峽入藏以後的西藏佛教為後弘期。對承傳其教法的是噶當派和格魯派有極深遠的影響。其著作保留在《西藏大藏經》中多達一百一十七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合、偏坦。如:「阿附」、「阿私」、「阿諛」、「剛正不阿」。
彎曲的地方。如:「山阿」、「河水之阿」。
阿拉伯:阿拉伯半島的簡稱。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波斯灣與紅海之間。少河流多沙漠,中部為乾旱地區,沿海土地肥沃,島上居民大多信奉回教。
語助詞,加在稱謂上。如:「阿伯」、「阿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的最下面部分。如:「盆底」、「杯底」、「鞋底」、「底盤」。
盡頭。如:「年底」、「月底」、「巷底」。
事物的根源或內情。如:「底細」、「摸底」、「追根究底」。
基礎。如:「底子」、「根底」、「底薪」。
文書的草稿。如:「留底」、「底稿」。
定、終止。如:「大事底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形。如:「山峽」、「峽谷」。
兩山中的水路。如:「長江三峽」、「即從巴峽穿巫峽」。
海峽:兩塊陸地間的狹長海面。如:「臺灣海峽」、「巴士海峽」。
噶當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語bka'gdams pa 的音譯。噶當,意為一切佛語都是對僧徒修習的指導。淵源於十一世紀阿底峽尊者,由其高足仲敦巴確立西藏的傳承。後分成教典、教授、教誡三派。對西藏佛教各宗影響頗大。至十五世紀初,宗喀巴吸收其教義,創立格魯派,亦稱新噶當派,噶當派和格魯派遂合而為一。
菩提道燈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阿底峽撰。闡述佛教修習次第,依上士、中士、下士之三士道循序漸進,著重在發菩提心、持戒、修觀,並強調顯教的修持,是修行密續的基礎。後有仲敦巴等人專弘其說,形成西藏佛教噶當派的特色,對西藏佛教有廣大影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