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03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鴃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鴃,伯勞鳥。鴃舌比喻蠻夷難懂的語言。《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唐.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譟。」
南蠻鴃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鴃,伯勞鳥。南蠻鴃舌為譏笑南蠻言語,聲如伯勞鳥鳴。典出《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後用以譏稱與自己不同的語音。明.徐霖《繡襦記》第三齣:「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清.王韜《淞隱漫錄.仙人島》:「崔操閩音,啁啾不可辨,翁笑曰:『此真南蠻鴃舌之聲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口腔內識別味道的器官,也是發音器官。如:「舌頭」、「舌音」、「舌尖」、「舌根」。
指說話的事。如:「長舌」、「饒舌」、「舌戰」。
物體像舌頭般的部分。如:「帽舌」、「鞋舌」。
火舌:火焰冒出像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又音。
1.同「鶪」。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鴃,假借為鶪。」
2.鸋鴃:動物名。體似黃雀而小,喙尖如錐。全身灰色,有黑褐色斑紋。取茅莠為窠,以麻纏之,懸於樹枝。也稱為「巧婦」、「鷦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