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雀形目科的通稱。嘴細長而側扁,翅膀長,善於飛翔,叫聲悅耳。具地棲性,食物有蟲與果實,雜食性。全世界約有三百種。[例]紫嘯、赤腹
鉛色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鉛色水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普遍棲息於海拔500~2300公尺之山區溪流中,牠常出現於溪中之岩石,公路傍岩壁,電線上和溪流附近村落之屋頂上活動。捕捉小型昆蟲為食。在臺灣的繁殖期多為4~7月,每窩產蛋4枚,蛋的顏色為淡蘋果綠色,有淡褐的污斑,污斑密集在鈍端、尖端稀鬆。
紫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紫嘯 Myiophoneus insularis1.1 基本資料1.2 耀眼的紫嘯1.3 橋墩與繁殖1.4 不得減重的紫嘯1.5 關鍵字1.6 參考書目 紫嘯 Myiophoneus insularis 基本資料科別:
白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的體色不同。雄鳥頭部、頸、喉為白色,體背的頸側、後頸、背部包括翼及尾皆為黑色。腹面的上胸黑褐色,下胸、脇暗栗褐色,腹部中央栗赤色,尾下覆羽黑褐色,各羽有淡色的軸斑。雌鳥頭部及背部橄欖褐色,腰及尾上覆羽灰黑色,尾羽及翼黑色,小覆羽欖黃色;白色眉斑明顯,頰及喉白色,有褐色縱紋;腹面的喉至前頸白色,有欖褐色縱斑;上胸、脇暗栗褐色,下胸、腹暗黃褐色,下腹橙褐色。雄性亞成鳥頭部黃色。喙鮮黃色。跗蹠及趾黃褐色。
赤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略異。雄鳥整個頭部至前胸為黑褐色,體背為帶鏽赤色的欖褐色;尾羽暗褐色,中央一對及其它尾羽外瓣灰欖褐色;初級、次級飛羽及初級覆羽暗褐色,外緣欖褐色,三級飛羽及大、中、小覆羽欖褐色。胸及腹側為橙紅色,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為白色。雌鳥頭部色澤較淡,腮、喉白色,有暗欖褐色的細軸斑,兩側各斑較寬,其餘與雄鳥相同。上喙暗褐色,下喙除尖端外黃色。跗蹠及趾淡黃褐色。
鉛色水(台灣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侏儒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chiffornis turdinus
體長16公分,較其他種類的侏儒鳥大,喙及尾羽也較長,全身為深褐色,翅及尾羽較淡,喉部橄欖褐色,腳鉛灰色,雌雄羽色相似,而雄鳥喉部有橘褐色光澤。
共13亞種,分布於美洲,由墨西哥西南至厄瓜多西部、玻利維亞北部及巴西東南部,海拔分布300~1,700公尺。
偏好森林環境,除繁殖期外單獨活動,以昆蟲及果實為食,在本科種屬食蟲比例較高者。繁殖期2~8月,求偶展示由1隻雄鳥單獨進行,鳴唱聲為2~3聲長哨音,巢為杯狀,以枯葉或葉柄組成,1~1.5公尺高的棕櫚樹或附生植物上,每窩產2枚淡黃色有光澤的卵,有黑色、黑褐色及淡紫色的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霸鶲科(Family Tyrannidae)
小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背面為暗橄欖褐色,白色眉斑甚為醒目,腹面腮、喉近黃褐色,胸部欖灰褐色,腹部中央近白色,尾下覆羽赤褐色。翼短小,僅及尾羽基部。喙黑色,跗蹠及趾褐色。
臺灣紫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額藍黑色,上喙基至眼先有鵝絨狀黑色細毛,頭頂和體背黑色,腰部各羽羽基白色。尾羽紫黑色,外緣深紫藍色;小、中覆羽天藍色,大覆羽黑色;初級飛羽黑色,羽緣藍色。喉、胸黑色,各羽羽緣為閃光藍色,呈鱗片狀,腹和尾下覆羽黑色,脇及下腹各羽羽基白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色。
﹝虎斑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oothera dauma
長26~29公分,身體背面橄欖褐色至土黃色,胸前污黃色,腹面近白色,全身密布黑色鱗斑,翼下覆羽上緣及飛羽基部白色,於翼下形成二條白色的翼色,且外側尾羽黑色,末端白色,為飛行時明顯的特徵,不同亞種的體型大小及體背羽色深淺略有不同。亞成鳥大致似成鳥,但身上的鱗斑較不醒目,且胸前有許多黑色斑點。
分布於亞洲東部,包括西伯利亞、日本、中國、台灣、中南半島及印尼。為遷徒性,遷移時會成群活動。
生性隱密害羞,多單獨棲息於闊葉林或針闊葉混合林底層,在林下用喙翻攪枯枝落葉層中的蚯蚓、蝸牛或昆蟲為食,有時會藉著突然鼓翅或是抖動身體等方法驚起昆蟲。鳴唱的聲音在不同地區略有差異。繁殖期5~7月,巢寬而呈淺杯狀,築於樹上,每窩3~5顆卵。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Family Turd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