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您檢索的詞條辭典為: , 檢索類別為:

什麼是植物化石?

在自然環境中,花草樹木的死亡或其枝幹葉片老化、受外力衝擊等而剝離脫落,很快就會產生腐朽消失,這是因為受到菌類與腐生動植物破壞。若掩埋週遭環境條件能抑制腐生生物之繁殖,例如在水底淤泥中的缺氧環境、酷寒冰天雪地的凍土中或在乾燥沙漠中堆積,則死亡的植物體或其脫落的器官便有機會保存下來。形成化石必須有埋藏條件,不同的環境和沉積過程會導致化石以不同的保存型式留存。大多數的植物化石都是埋藏在沉積岩中,也就是說植物的碎片通常是在有沉積物堆積的地區成為化石的。植物化石可能是植物體上的任何部位,如葉片、莖幹、表皮、種子、孢粉、甚至植物的印痕;而在特殊環境下形成的煤炭,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植物化石。

資料來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植物化石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