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 |
450 |
學習階段 |
5 |
學習內容 |
450-Cb-Ⅲ-1 |
學年度 |
109學年度上學期 |
年級 |
五年級 |
教科書版本 |
翰林 |
章節 |
第五單元 |
投稿人 |
陳怡君 |
詞條類別 |
詞條名稱 |
詞條解釋 |
科舉 |
|
反清復明 |
|
儒學 |
|
私塾 |
|
書院 |
|
文開書院 |
|
一府二鹿三艋舺 |
|
瑠公圳
|
位於台北,為清朝乾隆年間由墾戶郭錫瑠興建、用於灌溉台北市東側地區的水道,其興建稍晚於八堡圳。 |
八堡圳
|
位於臺灣的彰化縣,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取濁水溪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是臺灣最古老的埤圳之一。 |
曹公圳
|
是清代由官方主導的最大規模水利工程。總共有90條圳路,灌溉面積達4,582.5甲,乃是大高雄地區最重要的農田灌溉系統。 |
朱一貴事件
|
臺灣知府王珍兼任鳳山知縣,欺壓百姓,需索無度,導致民怨四起。康熙60年(1721年),朱一貴等人於羅漢內門(今高雄縣內門鄉)舉事,自立「中興王」,年號「永和」,曾攻陷臺灣府城。
同時在下淡水溪檳榔林(內埔庄)的客家人杜君英,見到朱一貴的抗清,感到同樣身受滿清高壓統治,也立即響應朱一貴的革命並率同族數百人以武力行動。後清派施世驃、藍廷珍率兵平定,朱一貴被捕處死。
|
林爽文事件
|
乾隆47年(1782年),彰化發生漳泉械鬥。彰化知縣嚴辦大里杙(今臺中縣大里市)會黨,官兵查辦中勒索百姓,致民怨四起,眾推林爽文對抗官府。
乾隆51年(1786年),林爽文等人起義,攻下彰化縣城,建年號「順天」,後臺灣南部天地會領袖莊大田率眾響應。隔年,南北義軍號稱十萬,控制廣大西部地區。清立即派福康安、海蘭察調兵鎮壓,費時一年二個月平定。
林爽文失敗後被捕遭清政府於北京審訊判決凌遲處死。清皇乾隆為了「嘉」獎諸羅義民「義」舉,而將諸羅改名「嘉義」。
|
科舉考試
|
科舉考試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選拔官員制度,它不問家世,不須舉薦,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取捨,體現了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
|
泉郊會館
|
是商人的辦事處,專門經營台灣與泉州地區之間的貿易,是鹿港規模最大的郊。 |
詞條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