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ㄉㄚˋ
1. 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之對象。與「小」相對。如:「大山」、「大河」、「雷聲大,雨點小」、「力氣大」。段注本《說文解字.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御溝大道多奇賞,俠客妖容遞來往。」
2. 不平常、重要、偉大。晉.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誇邁流俗。」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3.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哥」、「大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兒耳。」
4. 指年紀較長或地位較高的人。《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漢.鄭玄.箋:「小大,猶長幼也。」《文選.卷二.賦.張衡.西京賦》:「小必有之,大亦宜然。」三國吳.薛綜.注:「小謂庶人,大謂王者。」《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婆婆休得耍水性,做大不尊小不敬。」
5. 表示尊敬之詞。如:「大作」、「尊姓大名」。《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甘茂》:「大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唐.司馬貞.索隱:「尊其道德,故云『大項橐』。」
6. 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之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7. 表程度深,有非常或極為之義。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八.立枷》:「當時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縉紳聞聲,然亦不雲立枷。」《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誰知他挨了這頓打,竟大有出息了,不賺錢,不撒謊,竟可以當個人使換了。」
8.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9. 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10. 職官名。歷代沿用,多係中央要職和顧問。如御史大夫、光祿大夫、大中大夫等。
11. 姓。如唐代有「大祚榮」。《舊唐書.卷八.玄宗本紀上》:「渤海靺鞨郡王大祚榮」。
12. 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ㄉㄞˋ
「大夫」:醫生。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一六.醫職冗濫》:「及宣和中,自和安大夫至翰林醫官,凡一百十七人,直局至祗候,凡九百七十九人,冗濫如此。」《紅樓夢》第五一回:「我叫人請了大夫,悄悄的從後門進來瞧瞧就是了。」
㈢ㄊㄞˋ
至高無上。通「太」、「泰」。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祇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
㈠ㄉㄚˋ
1. 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之對象。與「小」相對。如:「大山」、「大河」、「雷聲大,雨點小」、「力氣大」。段注本《說文解字.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御溝大道多奇賞,俠客妖容遞來往。」
2. 不平常、重要、偉大。晉.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誇邁流俗。」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3.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哥」、「大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兒耳。」
4. 指年紀較長或地位較高的人。《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漢.鄭玄.箋:「小大,猶長幼也。」《文選.卷二.賦.張衡.西京賦》:「小必有之,大亦宜然。」三國吳.薛綜.注:「小謂庶人,大謂王者。」《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婆婆休得耍水性,做大不尊小不敬。」
5. 表示尊敬之詞。如:「大作」、「尊姓大名」。《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甘茂》:「大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唐.司馬貞.索隱:「尊其道德,故云『大項橐』。」
6. 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之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7. 表程度深,有非常或極為之義。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八.立枷》:「當時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縉紳聞聲,然亦不雲立枷。」《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誰知他挨了這頓打,竟大有出息了,不賺錢,不撒謊,竟可以當個人使換了。」
8.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9. 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10. 職官名。歷代沿用,多係中央要職和顧問。如御史大夫、光祿大夫、大中大夫等。
11. 姓。如唐代有「大祚榮」。《舊唐書.卷八.玄宗本紀上》:「渤海靺鞨郡王大祚榮」。
12. 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ㄉㄞˋ
「大夫」:醫生。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一六.醫職冗濫》:「及宣和中,自和安大夫至翰林醫官,凡一百十七人,直局至祗候,凡九百七十九人,冗濫如此。」《紅樓夢》第五一回:「我叫人請了大夫,悄悄的從後門進來瞧瞧就是了。」
㈢ㄊㄞˋ
至高無上。通「太」、「泰」。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祇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