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257 ms
共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
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合宜的道理。如:「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行為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如:「義舉」、「義行」、「義士」、「義演」、「義賣」、「義診」。
意思。如:「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無血緣關係或名義上的」。如:「義父」、「義母」、「義子」。
人工製造的。如:「義齒」、「義肢」。
義大利的簡稱。如:「德義軍事同盟」。
|
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
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
義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稱人在社會中所應盡的職事。《老殘遊記》第一九回:「過河到省,不過四十里地,一下鐘後,已到了黃人瑞東箭道的公館面前。下車進去,黃人瑞少不得盡他主人家的義務。」
2.出勞力而不接受報酬。如:「他熱心公益,對於鄰里的庶務,總是義務幫忙。」
3.依法律規定或契約約定,強制個人或單位應盡的責任。與「權利」相對。如:「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清.徐珂《清稗類鈔.外藩類.烏蘭察布盟旗之編制》:「人民滿十八歲,即有當兵應差義務,至六十歲而止。」《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盤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義務。」
|
國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全國的人民。《左傳.昭公十三年》:「民無怨心,先神命之,國民信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丞相統眾官。」
2.凡取得一國國籍的人民,就是該國的國民。如:「每位國民都享有一定的權利,也有應盡的義務。」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