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螳臂當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部成語典
螳臂當車 | 蚍蜉撼樹 | 辨似例句 |
○ | ㄨ | 任何人企圖阻礙改革的腳步,都將只是∼,毫無作用。 |
ㄨ | ○ | 儒家學說自有長處,不是他∼所能動搖的。 |
典源:
#《莊子.人間世》(1)顏闔將傅衛靈公太子,而問於蘧伯玉。……蘧伯玉曰:「……汝不知夫螳蜋(2)乎﹖怒其臂(3)以當(4)車轍(5),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6)而(7)美者以犯之,幾(8)矣。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八》。 (2) 螳蜋:音ㄊㄤˊ ㄌㄤˊ,一種昆蟲。能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3) 怒其臂:奮力舉起雙臂。怒,奮力。 (4) 當:音ㄉㄤ,置於……當中。 (5) 車轍:車輛經過所留下的痕跡,此指車輛所行經的道路。 (6) 伐:誇功。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八》。 (2) 螳蜋:音ㄊㄤˊ ㄌㄤˊ,一種昆蟲。能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3) 怒其臂:奮力舉起雙臂。怒,奮力。 (4) 當:音ㄉㄤ,置於……當中。 (5) 車轍:車輛經過所留下的痕跡,此指車輛所行經的道路。 (6) 伐:誇功。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書證:
01.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一齣:「勸恩臺妝(裝)聾做啞,休得要螳臂當車。」
02.《鏡花緣》第一八回:「誰知腹中雖離淵博尚遠,那目空一切,旁若無人光景,卻處處擺在臉上,可謂『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03.《蕩寇志》第四二回:「正是泰山壓卵,不須輾轉之勞,螳臂當車,豈有完全之理?」
資料來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