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洑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迴流、漩渦。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夏水急盛,川多湍洑。」
[形]
潛流在地下的。如:「洑流」。唐.李頎〈與諸公遊濟瀆泛舟〉詩:「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
[動]
游泳、泅水。如:「洑上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迴流、漩渦。《廣韻.入聲.屋韻》:「洑,洄流。」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夏水急盛,川多湍洑。」《宋史.卷三三八.列傳.蘇軾》:「浙江潮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浮山峙於江中,與漁浦諸山犬牙相錯,洄洑激射,歲敗公私船不可勝計。」

2. 水潛流於地下者。《集韻.入聲.屋韻》:「洑,伏流也。」唐.李頎〈與諸公遊濟瀆泛舟〉詩:「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宋.秦觀〈寄題傅欽之草堂〉詩:「河陽有洑流,經營太行根。」

3. 游泳、泅水。如:「洑上水」。《紅樓夢》第五七回:「不說你無依無靠,為人做人可配人疼,只說我們看老太太疼你,我們也洑上水去了。」

@B02286

注音: ㄈ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