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弄。通「玩」。《左傳.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荀子.禮論》:「則翫,翫則厭,厭則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木棍。如:「木棒」、「球棒」。《魏書.卷七四.朱榮傳》:「人馬逼戰,刀不如棒。」
忍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ㄦˇ)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抗爭。
千軍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慶之率騎三千背城逆戰,大破之,……收滎陽儲實,牛馬穀帛不可勝計。進赴虎牢,朱世隆棄城走。魏主元子攸懼,奔并州。其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庫,備法駕,奉迎顥入洛陽宮,御前殿,改元大赦。顥以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向披靡。魏北海王元顥來降,授之為將軍、徐州...
大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族世家。《詩經.大雅.板》:「价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魏書.卷七五.朱彥伯傳》:「仲遠天性貪暴,大宗富族,誣之以反,歿其家口。」
責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責謾罵。《魏書.卷七五.朱兆傳》:「臨上馬,長史孫騰牽衣而止。兆乃隔水責罵騰等。」
交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會合。《魏書.卷七四.列傳.朱榮》:「陛下登祚之始,人情未安,大兵交際,難可齊一。」
萬馬千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軍萬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慶之率騎三千背城逆戰,大破之,……收滎陽儲實,牛馬穀帛不可勝計。進赴虎牢,朱世隆棄城走。魏主元子攸懼,奔并州。其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庫,備法駕,奉迎顥入洛陽宮,御前殿,改元大赦。顥以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
千兵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軍萬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慶之率騎三千背城逆戰,大破之,……收滎陽儲實,牛馬穀帛不可勝計。進赴虎牢,朱世隆棄城走。魏主元子攸懼,奔并州。其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庫,備法駕,奉迎顥入洛陽宮,御前殿,改元大赦。顥以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
吞聲忍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