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褐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ㄨㄇㄠˊㄘㄨㄅㄨˋㄓˋㄔㄥˊ˙ㄉㄜㄈㄨˊㄖㄨˊ:「ㄉㄨㄢˇㄏㄜˊ」。
  2. ㄏㄨㄤˊㄏㄟㄙㄜˋㄖㄨˊ:「ㄊㄚㄏㄣˇㄒㄧˇㄏㄨㄢㄏㄜˊㄙㄜˋ˙ㄉㄜㄈ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粗布衣服。
    【例】褐衣
  2. 黃黑色。
    【例】褐煤、褐鐵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粗毛、布製成的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漢.趙壹〈魯生歌〉:「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
2.比喻貧窮卑賤的人。《左傳.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晉.杜預.注:「褐,寒賤之人。」
3.黃黑色。如:「茶褐色」。
4.姓。如明代有褐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