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褶胸魚 - 教育百科
褶 | |
胸 | |
魚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褶胸魚 |
英文名: | Sternoptyx diaphana |
描述: 中等大小的種類。鮮少超過50mm SL。D10﹔P 10﹔V 5﹔A 10-14﹔GR 7﹔脊椎骨29-30。軀幹寬,它的高通常稍微大於它的長。背刀上的棘長,它的長度大於或等於背鰭長。臀部發光器後的臀鰭支鰭骨短,臀上發光器位置約為小於#1ACA腹緣至體中線的一半距離。前頜骨短,上頜骨寬而長。齒小。較前面的鰓耙齒板有6個低矮的棘狀脊。後腹棘及臀部支鰭骨棘較此屬的其他種類短。銀色體表黑色色素比例較低,主要集中於頭部及背側形成側色素條,軀幹較亮;另外,尾鰭基部邊緣有寬帶。 |
|
分布: 全球性種類,分布極廣。臺灣分布於東北、西南、東南部及東沙群島西南海域等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海洋生物百科
介紹: | 有關褶胸魚的生活習性與生態仍有待研究與調查。 |
資料來源: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_褶胸魚 |
資料來源: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學習資源海洋生物百科資料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