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藏書者於書函上所綴的牙製牌。上標書名,以備檢取。如古人有用紅牙、綠牙、碧牙、白牙來分別經、史、子、集四庫書。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一一懸牙,新若手未觸。」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齣:「堂名二酉,萬卷牙求售。」
番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番薯刨成細絲,經過日曬而成「番薯」。例:番薯做得用來煮粥﹝糜﹞食。(番薯可以用來煮粥吃。)
玉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書籍畫卷。《宣和畫譜.卷一二.山水三.宋.劉瑗》:「父有方平日性喜書畫,家藏萬卷,牙玉軸,率有次第。」也作「牙簽犀軸」、「牙錦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神佛前祈禱祭拜,抽以占卜吉凶。《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把個安太太急得燒子時香,吃白齋,求許願,鬧得寢食不安。」
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的記錄有如貨物的標,會成為身上的鮮明標。因此,若對他人貼上標,將使他人如標所預期般的自我應驗。若從教育心理觀點而言,教師對學生貼上標,將影響師生間的互動關係,進而使學生的表現如教師所預期般的應驗。譬如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即為標作用最有名的實驗。
雲笈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張君房撰,七部,一百二十二卷。為君房校祕閣道書時,撮要以成者。屬道教類書,部分內容涉及神話,可供研究參考。
貼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標示品名、用途、價格等的小紙片,貼在商品上。如:「超級市場的員工正在為商品貼標。」
2.比喻揭示明顯的標誌。如:「在真相未明前,不該隨意給人貼標,以免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
錦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書籍畫卷。明.無名氏《贈書記》第八齣:「牙錦軸吾良友,明窗淨几共夷猶。」也作「牙簽犀軸」、「牙玉軸」。
抽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港朝天宮獨特的宗教儀式,每年正月初四舉行。以經過師父擲筊通過的公,象徵我國未來一年的運勢。其中共有六支,分別代表港運、生意、人口、水路、六畜和五穀的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卜是民間卜法。古來人們求神問事以決疑,就使用各種卜問的工具,「卜」字就是殷商時期以龜甲燒灼而現的裂紋,用以判斷行事的方法,稱為「龜卜」;而周人則使用筮草,衍為易卜之法。〔易經〕所保存的即卜筮易,根據爻象、交辭所示以決疑。類此卜法流傳後世,又因各地的風俗民情而有不同的發展,臺灣傳承閩、粵一帶的習俗,較為普遍採用的就是擲筊和卜。擲筊又寫作「擲筶」,卜具原是採自竹頭,刻為半月形,以一對為準;也有用木頭作成的,多置於寺廟的洪桌上。桌上尚放置有「筒」,筒內有木條所製的枝,按干支排列,凡有六十支。卜問前先抓一把後再放下,即取其中較突起的一支,放置於桌上。卜問者即取用一對筊,將所問之事稟告神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