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姬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asia abnormis
體長9公分。喙短而尖,幾乎沒有尾巴,僅有3趾。背部為綠色,臉部和腹部赤褐色,具紅色眼圈。雄鳥前額具黃色斑紋,雌鳥則為赤褐色。幼鳥身體下部較偏灰色。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自緬甸往南至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及巽它群島,由低地至海拔1,300公尺處。
棲息於次生林、沼澤森林和原始林,特別喜歡竹林環境。常4到5隻成群活動,行動敏捷快速不易觀察,移動時可一次飛行相當遠的距離。於植群中、下層位置活動,喙食或撿拾螞蟻及其幼蟲、小型鞘翅目昆蟲、毛蟲、蜘蛛為食。發出尖銳的“ssit”、“tic”、“tsit”單音叫聲或快而連續的“kih-kih-kih-kih”、“kik-ik-ik-ik-ik-ik”叫聲。巢築於枯枝或竹子上,每巢孵育2隻幼雛。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木鳥科(Family Picidae)
羊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stor notabilis
體長46公分。喙長而向下彎曲;全身褐色,並有暗褐色斑紋,翅膀內側羽毛橙色。
僅分布於澳洲東部的紐西蘭南島。
棲息於山地森林和雪線以上的山脊,冬季則會移至海岸附近的森林。數量稀少不常見。會利”¨比下喙長的上喙撕扯腐肉、果實、樹葉和昆蟲為食。叫聲特別而難忘,此也是其命名的由來。屬於一夫多妻制,雄鳥會同時和多隻雌鳥繁殖;巢築於地面上的岩石突出處或中空的倒木裡。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高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culus rubiginosus
體長18~21公分。羽色隨分布地區而有所變異,背部大致為綠色至綠褐色,背部無任何斑紋,腹部具斑紋,翼邊緣紅褐色至綠褐色。雄鳥頭頂、髭和頸部有紅色斑紋,頭部的紅色斑紋有的位於頭側,有的自頂部延伸至頸部;雌鳥頭部和頸部也有少許的紅色斑紋,但範圍沒有雄鳥大。幼鳥的羽毛較軟,眼和喙之間具黑斑。
共19亞種,分布於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分布於海拔750公尺至3,100公尺的山區。
棲息於附生植物豐富、邊緣有些半開闊的開墾地或潮濕次生林。性隱密,常出現在森林內部,但也會出現在大樹附近的開闊地。在樹頂的水平枝條上休息,通常在樹冠的中、上層覓食,覓食時會敲擊樹幹,自裂縫、樹皮中探取食物,食物包括螞蟻、白蟻、鞘翅目昆蟲和其幼蟲、少量的果實和漿果。叫聲為清晰而大聲的“deeeeh”,“keeeep”或“kelee…klee”聲。遭遇敵人時會發出叫聲,翼和尾羽會張開,俯身並且搖動。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木鳥科(Family Picidae)
鼻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洋人。因為歐美人的鼻樑較高,所以藉此特徵泛指歐美地區的外國人;有歧視的含意,要避免使用。
果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ramythia montium
體長20公分,是冠果鳥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喙、腳灰黑色。頭頂黑色,頭頂羽毛較長,眉線白色,眼先至喉部黑色,臉頰至頸部、胸部、腹部藍灰色,背部、尾上覆羽和翼羽黃綠色,尾下覆羽黃色,尾羽灰色。頭頂羽冠及眉線粗細因亞種而有差異。
共4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中部和東南部。
在分布範圍內,普遍分布於2,000公尺以上至樹木分布上界的高海拔森林。行動敏捷而顯眼,叫聲為swish,有如2根乾樹枝彼此摩擦一般。冠果鳥有一種奇特的習性,它們會採下某些種類樹木的花朵,用花瓣去摩擦自己身體的羽毛。以昆蟲和漿果為食物。在各地皆為留鳥。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果鳥科(Family Paramythiidae)
鵎鵼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emnornis ramphastinus
體長20公分,為美洲最大的擬木。喙灰白色,具一黑色條紋,前額至頭頂、後頸部皆為黑色,頭部其他部位為白色,背部褐色,腹部橙色,翼和尾羽則為灰色。
共2亞種,分布於南美洲西北部,包括哥倫比亞西部和厄瓜多西部。
棲息於山地潮濕的森林及其邊緣。單獨或成對覓食,活動時會翹起尾羽,沿著枝頭來回跳躍,常突然地一百八十度轉彎,有時也會在同一地點長時間靜止不動。以水果和無脊椎動物為主食,也吃小型脊椎動物,如蜥蜴等。叫聲類似喇叭聲,響亮而具節奏,常連續幾分鐘之久,配偶之間常互相對唱。受侵擾的時候,也會發出劇烈的叫聲。棲地遭受破壞和人類的捕捉都是造成其數量日漸減少的原因。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鬚鴷科(Family Capitonidae)
黃端斑果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rdalotus striatus
體長約10公分。喙黑色粗短,腳短,黑色。頭頂黑色,有橘色和白色的眉線,過眼線黑色,喉部兩側白色,中央黃色,背部灰褐色,腰部灰黃色,翼黑色有白色翼斑。胸腹部污白色,體側黃色。尾羽黑色。
共5亞種,分布於澳洲及塔斯馬尼亞。本種是斑果鳥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分布在塔斯馬尼亞的族群會到澳洲過冬。
棲息於森林和有尤加利樹的公園。生性活躍,常常在樹木枝葉上層中尋找昆蟲和其他食物。很喜歡吃一種吸食樹汁的昆蟲所排出的含糖分泌物,因此會四處尋找被這種昆蟲所感染的樹木。非繁殖期時會成群活動,並且常發出簡短的鳴叫聲。巢位於地洞末端或是中空的樹幹中,半球型,用樹皮和草所構成,內襯較細的材料。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果鳥科(Family Pardalotidae)
紅黃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achyphonus erythrocephalus
體長23公分。喙紅色,頭部黑、紅、黃色相間,頭頂和下頷各具一條黑色條紋,頭側呈紅色,其他部位則為黃色。背部黑色,其間雜有白色斑紋,頸部具一黑白相間的頸圈,腹部和尾羽黃色,但尾羽有黑色橫紋相間。
分布於非洲東部衣索比亞東部、肯亞和坦尚尼亞北部。
棲息於樹林、灌木林和具有零星樹木的草原。常在地面或土堤上覓食,以白蟻為主要的食物,但也會吃一些死掉的昆蟲,常會大膽的跑進住家屋裡覓食。常成群覓食,具侵略性,會直接攻擊體型比較小的鳥類和競爭者。巢掘於土堤,具繁殖領域,會有多至4隻成鳥和5隻較年輕的成鳥共同照顧一個巢的現象。優勢的繁殖個體會唱二重唱,發出類似“"red-n-yallow”連續的聲響,為其命名之由來。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鬚鴷科(Family Capitonidae)
雙齒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ybius bidentatus
體長23公分。上喙具有兩個明顯而突出的鋸齒,此為其名之由來。喙灰白色,虹膜和眼周圍為黃色,頭頂至背部、翼、尾羽皆為黑色,眼下方、喉部、頸部到腹部皆為鮮紅色,腹側具一小塊白斑。
共2亞種,分布於非洲地區,由西非往東到衣索比亞、肯亞,往南到安哥拉北部。
棲息於開墾地、森林邊緣和公園。多躲在樹木和灌叢的陰影下,叫聲短而尖銳。以空中飛行中的白蟻為食,也會吃無花果、水果和堅果。成群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尾羽會下垂並且輕輕拍打,並發出各式低而刺耳的嘎嘎聲,平常的叫聲則是長而嗡嗡作響的顫音。繁殖領域很大,會飛行相當遠的距離去尋找食物。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鬚鴷科(Family Capitonidae)
扇尾果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lanochais versteri
體長10公分。雌鳥的體重比雄鳥重,這在雀形目中是很少見的。雄鳥身體背部至尾羽深藍黑色,尾羽基部兩側白色,腹面為乾淨的白色。雌鳥身體背部為褐色,部分尾羽中段有白色細紋,腹面為污白色。
共4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
分布在海拔1,200公尺以上,棲地環境為雨林的林下灌叢以及樹木。族群普遍,生性羞怯,大多單獨活動。食物主要為多種樹木的果實,也吃昆蟲,尤其是在繁殖期的時候。巢巨大,直徑達10~12公分,位於樹枝分岔處,由樹枝、樹皮以及蜘蛛網所構成。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果鳥科(Family Melanocharit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