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挑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惹起爭端。《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實在因為我們國家的勢力弱到這步田地,還能夠同人家挑釁?」
事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事半功倍」這句成語就...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要依法納稅,就可以足不進官府,眼不見那些苛擾的小吏了。每天安居樂業,悠閒地生活,這不就是理想的社會?范景文文中就用到了「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呼聲,用來引起對方的注意。如:「喂!小王。」、「喂!請你等一下。」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顛沛流離」係由「顛沛」及「流離」二語組合而成。 「顛沛」出自《論語.里仁》,內容記錄孔子說過的一段話,他主張人們應該用正當的方法去取得富、貴,遠離貧、賤。君子如果失去仁德,還能被稱為是君子?一個真正的君子無論是在倉卒之間,或是在世道衰亂、人事挫折的環境中,都會守住仁德,不會做出違背仁德的事情。 「流離」則是出自《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貶低外族,開啟戰端;之後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末年又遇到乾旱穀物歉收,一時間天下動亂,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王莽認為田地會沒水灌溉,作物遇上霜害和蝗災,導致連年災荒,加上外族侵犯,盜賊群起,使得百姓流亡離散,都是因為...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魯國賢人顏闔很有才學,衛靈公聘他為太子的老師,但是太子仗著自己是未來的國君,不理會顏闔的管教,於是顏闔去請教衛國大夫蘧伯玉說:「如果放任太子為所欲為,未來國家就會遭殃,但是如果嚴格管教太子,又怕他懷恨在心,我該怎麼辦才好?」蘧伯玉為顏闔分析利弊,並打了這樣一個比喻:「你知道螳螂?一隻螳螂站在車道中奮舉雙臂,想要阻擋行進中的車子,這是不知自己無法勝任,高估了自身的才能。你要警惕和謹慎啊!想要運用才學把太子教好,和螳螂想要擋下車子,其實是差不多的行為。」後來「螳臂當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至於「螳臂當車」的「當」字讀音,有ㄉㄤ、ㄉㄤˇ二種說法:若貼緊典故原文「怒其...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食客中,應有人才在其中,但您有重用他們?」這就是說晉平公用的人雖多,但卻沒有適才適用。後來「不脛而走」這句成語,就從盍胥話裡的「無足而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鈞)之物,卻舉不起一根羽毛;他的視力能夠看見野獸初生的細毛,卻看不見一堆木柴,請問大王您會相信他?」梁惠王回答:「當然不會。」孟子於是又說道:「舉不起一根羽毛,或看不見一堆木柴,是因為不肯去做,而非做不到。現在人民生活困苦,朝不保夕,是因為大王您不肯行仁義之道,讓恩澤遍及百姓,而非大王您做不到啊!」後來「明察秋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能洞察一切,能看到極細微的地方。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意送床,如果我能幫他的忙,他允諾送我一把祖傳的寶劍。」孟嘗君聽了並沒有生氣,對他說:「你接受寶劍了?」公孫戍說:「沒有您許可,臣不敢接受贈禮。」孟嘗君說:「趕快把寶劍收下。」孟嘗君因為這件事,還在門板上寫著:「能讓我揚名,又能阻止我犯錯,縱使在外私下接受饋贈寶物的人,都請快速來諫。」 補充相似詞:眉飛色舞;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昂首闊步;得意忘形;躊躇滿志;高視闊步 實例他這次比賽得了冠軍,難怪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參考資料文化課教材(高級):趾高氣揚(成語故事)
葉公好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古人葉公以喜歡龍聞名,但真龍下凡到他家,他卻被嚇得面無人色。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裡不一,有名無實。#典出《莊子》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