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激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人感到非常讚賞。如:「魔術表演出神入化,人激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好的聲望。《詩經.大雅.卷阿》:「如圭如璋,望。」《新唐書.卷一○四.于志寧傳》:「狎而近之,無益望,有損盛德。」
2.有美好名聲的人。《周書.卷三六.狐整傳》:「狐延保西州望,方城重器,豈州郡之職所可縶維。」
當時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個時候非常得意。如:「幾年前他當時得,意氣風發。如今人事已非,不禁人唏噓!」
人神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對人物的熱愛或欣羨,使人心裡嚮往。如:「大陸神州是一個人神往的地方。」
繞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語言遊戲。將漢語中聲母、韻母、聲調容易混同的文字交叉、重疊編成句子,唸起來有些拗口,而說快了容易發生錯誤。曲藝、戲曲界常用來作為訓練咬字、矯正口音、練習各種聲調的方法。也稱為「吃口」、「急口」、「拗口」。
2.曲折難懂的話。《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我不懂你這繞口兒啊!你只說,你作甚麼來的?誰叫你來的?你怎麼就知道有這個門兒?」
定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言式是康德(I. Kant, 1724~1804)說明道德主體在展現一項具有道德價值的行動時所應具備的條件;所謂「式」,即為「命的形式」。這是由於康德認為人具有感性與理性的生命,感性常常支配理性,使人無法表現善行,甚至違反道德規則,所以道德法則必須以「命」(或即義務)的方式呈現。此「定言」的概念乃對「假言」(hypothetical)而言;前者指的是一項行動純因本身是道德的而產生,所以行動的產生純粹基於道德的考慮,而無外在的條件,而後者則指行動的產生是有條件的,是因為行動主體的感性慾望而產生,亦即在「因為…所以…」的意念下,才從事道德行為,而在先前條件消失後,也就不產生道德行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軍中具結保證,倘有違背,願依軍處罪的文件。《三國演義》第四六回:「怎敢戲都督!願納軍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惠全書.卷二九.郵政部.船夫車驢》:「本官宜預先出示,飭該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古代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歷代的名稱略有不同,周代稱為「縣正」,春秋時稱為「縣宰」,秦漢時,縣萬戶以稱為「縣」,不及萬戶者稱為「縣長」,明清置「知縣」,民初稱為「縣知事」,今則稱為「縣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時、當道。如:「別看他如今落魄,早年他當的時候,那種盛況,無人可比。」
2.適合的時。如:「花有不同的特性,一般都要當才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