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3.28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菜,以黍作飯。指招待賓客的家常菜餚,也用以表示招待朋友情意真率。南朝梁.范雲〈贈張徐州謖〉詩:「恨不具黍,得與故人揮。」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故人具黍,邀我至田家。」
寧為口,無為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口,的口,小而潔。牛後,牛的肛門,大而不淨。全句為比喻人寧可在小場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場面為人所支配。《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水滸傳》第九九回:「城池堅固,糧草豐足,尚可戰守。古語有云:『寧為口,無為牛後』。」也作「寧為口,毋為牛後」。
口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寧願做小團體的領袖,而不做大團體中不重要的分子。語本《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諺曰:『寧為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也作「尸牛從」。
黍之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范式與張劭相約,於二年後將拜訪張劭家鄉。到了約定的日期,張劭請他的母親準備黍,以待范式的來訪,但張母認為相約已久,范式不一定會到,然而范式果然守信,遠從山陽來到汝南。典出《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式傳》。後用以指朋友之間互守誠信的邀約。《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
群鶴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鶴立群」。見「鶴立群」條。01.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一二.月仙小傳》:「時劉父方急於相攸,於稠人中見莊生,頗垂青眼,以為此少年者,群鶴立,不減嵇紹當年。」
犬不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狗都不留活命。比喻殘酷的殺戮或搶劫。《痛史》第六回:「探馬報說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陰已經失守,常州已經被屠,常州城內犬不留。」
瓦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泥捏的,土燒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實則無用。《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關公曰:『以吾觀之,如土瓦犬耳!』」
落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人渾身溼透。如:「外出沒帶傘,午後一陣大雷雨,瞬時成了落湯。」
2.比喻人處於困境,十分狼狽。《醒世恆言.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那老嫗聞言,好像落湯一般,口不能言。連忙在箱子內查看,不見了一錠銀子。」
鳴狗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啼狗叫。形容鄉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孟子.公孫丑上》:「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鳴狗吠,達於四境。」也作「鳴犬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陰莖的俗稱。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七齣:「汗珠一似醬透的茄子,巴一似腌軟的黃瓜。」也稱為「疤」、「札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